出处:交通卷 • 电信 • 电信史 • 人物
词条 | 维纳 |
释义 | 维纳 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美国应用数学家。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数学教授。在电子工程、电子通信和控制系统方面贡献很多。研究随机过程、噪声过程和“控制论”的先驱。1942年研究加性噪声中信号最优估计问题时提出线性最优滤波器(被称为维纳滤波器),被认为是对通信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 出处:交通卷 • 电信 • 电信史 • 人物 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美国数学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曾被选为美国数学学会会长。早期研究概率论和函数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随机过程理论用于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1948年前后,和一些医学、生物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提出了控制论,对20世纪后期计算、控制、通信、自动化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理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哲学上,自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主要著作有《控制论》《控制论和社会》等。 出处:哲学卷 • 科学技术哲学 • 人 物 维纳(Norbert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数 学 • 人物及著作 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美国数学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曾被选为美国数学学会会长。早期研究概率论和函数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随机过程理论用于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1948年前后,和一些医学、生物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提出了控制论,对20世纪后期计算、控制、通信、自动化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理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哲学上,自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主要著作有《控制论》《控制论和社会》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美 国 维纳 拨奏弦鸣乐器。约在公元7世纪由圆杆琴演变而来,15世纪初步定型。大体分为两类:流行于北印度的称“北维纳”,也称“比恩”。通常张7根钢弦,琴杆上设17~19个品,琴杆两端各有一个南瓜形葫芦为共鸣箱。常用定弦为:c ![]()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乐器 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美国数学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数学会会长,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研究概率论和函数论,其重要成果有维纳测度、维纳过程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将随机过程理论用于火炮的自动控制系统。1948年前后,和一些医学、生物和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创立了控制论,对20世纪后期计算、控制、通信、自动化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理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哲学上,自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著有《控制论》、《控制论和社会》及自传《昔日神童》、《我是一个数学家》等。 出处:信息科学卷 • 自动控制 • 概论与经典控制理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