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律学
释义
律学
律学  中国古代专习法律的学校。三国魏明帝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亦置律学博士。隋、唐、宋沿设。唐代律学设博士、助教,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好律者,主要学习律令,兼习格式、法例。学成后,可经明法科考试入仕。魏至隋隶大理寺,唐宋隶国子监。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律学  ⑴ 中国古代研究、注释法律的学问。因古代法律多称“律”而得名。始于西汉。原为经学的一个分支。东汉的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以经注律,各为章句,近八百万言。魏时律学已有独立发展的倾向。晋代杜预、张斐等研究律典篇章体例,诠释刑名,注释晋律,使律学趋于鼎盛。唐以后的律学主要表现为官方的法律解释和私人的法律著作,且多受儒家思想影响。  ⑵ 中国旧时专习法律的学校。三国魏明帝始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后秦姚兴设律学于长安,召各郡县散吏入学,成绩优良者选任郡县狱吏。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置律学博士一人。隋、唐、宋沿之。魏至隋隶大理寺,唐宋隶国子监。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