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莫 莫( mò) ❶没有谁;没有什么。如:莫名其妙;莫此为甚。《论语·宪问》:“莫我知也夫!”《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❷不。如:爱莫能助。 ❸勿。如:闲人莫入。 ❹安定。《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孔颖达疏:“监视而观察天下四方之众国,欲择善而从,以求民之所安定也。”一说“莫”通“瘼”,谓疾苦。 ❺通“谟”。谋划。《诗·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引申为表示揣测、反问。如:莫非;他不来,莫不是生气了? ❻勉励。《淮南子·缪称训》:“其谢之也,犹未之莫与?” ❼通“劘”。削。《管子·制分》:“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铁。” ❽通“漠”。广大。《庄子·逍遥游》:“广莫之野。” ❾姓。 另见mù。出处:语词卷 • M • mò • 莫 莫( mù) ❶“暮”的本字。《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引申为昏暗。《荀子·成相》:“悖乱昏莫,不终极。”杨倞注:“莫,冥莫,言暗也。” ❷草名。《诗·魏风·汾沮洳》:“言采其莫。”孔颖达疏引陆玑曰:“莫茎大如箸,赤节,节一叶,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今人缫以取茧绪。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为羹,又可生食。”朱骏声以为即“酸模”。 ❸通“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功莫府。” 另见mò。出处:语词卷 • M • mù • 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