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动争议仲裁
释义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解决劳动争议而作出裁决的劳动执法活动。在中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并实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仲裁采取先调后裁的制度。兼有行政和司法的双重性质,在受理案件上限于争议当事人的自愿申请,在裁决的效力上具有强制性。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出处:法学卷 • 劳动法学
劳动争议仲裁  有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由其依法作出裁决,使劳动争议得以解决的法律制度。根据我国2007年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裁决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员工关系管理
劳动争议仲裁  即“劳动仲裁”。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劳动社会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