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交通卷 • 航空交通 • 运行与维护 • 飞行原理
词条 | 激波 |
释义 | 激波 激波 亦称“冲波”。跨声速或超声速气体流动中一个极薄的区域。气流通过该区域时,其速度、压强、温度、密度等都产生急剧变化。分为正激波(离体激波)和斜激波。超声速气流流过正激波后,速度突变为亚声速,但流动方向不变,压强、温度、密度皆急剧增高;流过斜激波后,速度降低但仍为超声速,流动方向与物面平行,压强、温度、密度也急剧增高,但比正激波弱。正激波或斜激波的产生,取决于超声速流动马赫数的大小和物体头部的形状。通常钝头产生正激波,尖头产生斜激波(菱形物体前缘)或圆锥激波(圆锥体物体)。激波的存在使运动物体受到极大的空气阻力。在超声速飞机和高亚声速(在部分区域出现超声速流动)飞机设计中,应当避免激波或减弱激波强度。 出处:交通卷 • 航空交通 • 运行与维护 • 飞行原理 激波 亦称“冲波”。飞行器在空气中作跨声速或超声速飞行时,或超声速气流受到阻滞时形成的极薄空气层。气流通过激波时,受到强烈压缩,压强、密度、温度和熵剧增,速度(或马赫数)和总压骤减,可用光学方法拍得激波的照片。按激波面和来流方向是否垂直,分正激波和斜激波;按激波面和物体是否接触,分附体激波和离体激波。尖头物体前常出现附体斜激波(或圆锥激波),钝头物体前则形成离体激波(弓形激波,其中间部分近似正激波)。同一马赫数下,斜激波弱于正激波。炸弹和核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强压缩波也是一种激波。激波在飞行器表面引起的压强变化所形成的阻力称“激波阻力”。 ![]() 1.正激波 2.斜激波 出处:机械电气卷 • 机械工程 • 航 空 • 飞行原理 激波 亦称“冲击波”“骇波”“激震波”。飞行器在空气中做跨声速或超声速飞行时,或超声速气流受到阻滞(如遇突起物或高的反压)时形成的极薄空气层。气流通过激波时,受到强压缩,压强、密度、温度和熵跃增,速度(或马赫数)和总压骤减。可用光学方法拍得激波的照片。按激波面和来流方向,分正激波和斜激波;按激波面和物体是否接触,分附体激波和离体激波。尖头物体前常出现附体斜激波(或圆锥激波),钝头物体前则形成离体激波(其中间部分近似正激波)。在同一马赫数下,斜激波弱于正激波。炸弹和核弹爆炸时所产生的强压缩波也是一种激波,军事上称“冲击波”。激波在飞行器表面引起的压强变化所形成的阻力称“激波阻力”。 ![]() 1.正激波 2.斜激波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力 学 • 流体力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