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志与功
释义
志与功
志与功  中国古代用于表述动机与效果的伦理用语。由先秦墨家学派提出。墨子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鲁问》)。后期墨家进而提出“志工(功),正也”(《墨子·经说上》)。强调志与功的统一。孟子也讲志功,主张以功食禄。隋代王通以“心”和“迹”表述动机和效果。宋儒沿用,朱熹主张以“察其心”即以动机为评价人物的根据。陈亮认为“心迹元不曾判”,两者“相应”,相互统一,否定朱熹的动机论。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