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理论、术语
词条 | 志功观 |
释义 | 志功观 志功观 中国古代关于动机与效果关系的观点。《墨子·鲁问》中提到要判断两个人“好学”或“好分人财”的好坏,不能单凭他们的行为效果,还要看其行为动机,即要把行为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去判断。孔子和孟子亦论及志功问题。东汉的王充强调按“志善”、“志巨大”,而不按“效不足”、“功细小”去行赏。南宋朱熹在动机和效果方面更强调动机;陈亮则更重视效果。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理论、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