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人 物 • 外 国
词条 | 蒂利希 |
释义 | 蒂利希 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 亦译“田立克”。美国基督教新教神学家。原籍德国。生于勃兰登堡(Brandenburg)的施坦策台(Starzeddel)。哈雷大学神学硕士。德国信义会牧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德国随军牧师。1924—1929年先后在柏林、马堡、德累斯顿和法兰克福等地教授神学和哲学。因与“宗教社会主义组织”的关系而于1933年被希特勒政权逼迫离境,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纽约协和神学院教授、哈佛大学教授,并在芝加哥大学执教。信奉路德宗传统,结合时代形势宣讲神学,指出“神学必须借助于它所包含的质料而对传统宗教象征和神学概念加以新的解释”。声称哲学和神学各有自己的领域,但不能分离;任何一种学问都能引人认识上帝;每个个体的存在,或整个人类历史都归向着自有的、至上的上帝。强调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而“宗教存在则意味着,询问人生终极而绝对的意义”。坚持人类思想的每一作用、人类生存的每个领域都与这“绝对”相关,都在寻求终极关切,因而都潜藏着宗教的意境。认为宗教仪式既是通向上帝的道路,又是接近上帝的阻碍。相信存在主义能帮助基督教重新发现其对人类存在的古典解释,并用死亡意识对生存的影响来解释存在的意义。认为人在绝望中若依靠“存在的勇气”、绝对信赖上帝,便能在逆境中坚持下来,获得解救。著有《系统神学》、《教会与文化》、《新教时代》等。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人 物 • 外 国 蒂利希(Paul Tillich ,1886—1965) 美国神学家、哲学家,现代基督教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原籍德国。布雷斯劳大学哲学博士。1912年受信义会牧师职。曾任马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教授。1933年因反对纳粹政权而被迫离境,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历任纽约协和神学院、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教授。反对上帝与现实世界隔离的观点,认为上帝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即本质与现象的联系。其文化神学认为文化中体现出上帝的意志,人应鼓起勇气,追求上帝,得到拯救。主要著作有《系统神学》《新教时代》《存在的勇气》《文化神学》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美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