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hí • 十
词条 | 十三经 |
释义 | 十三经 十三经(shí sān jīnɡ) 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有十三经之称。 出处:语词卷 • S • shí • 十 十三经 十三部儒教经典的总称。从汉代起,虽通常把五经、六经作为儒经的总称,实则国家承认并立于学官的不只五部或六部。唐代把《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与五经合在一起,称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称十二经。宋代又增《孟子》为经,合称十三经,并成为儒经的总称之一。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经 书 十三经 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有十三经之称。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