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宰相
释义 宰相(—xiàng)

中国封建时代以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为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但历代所用官名与职权广狭程度,各有不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则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然实权悉归尚书,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以及重要之将军等官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员定名。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为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尚书令、仆射尚书省。其后不置尚书令,除中书令、侍中外,以他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衔为相。玄宗开元后,加衔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平章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官称,与其副职参知政事等合称宰执。神宗元丰时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时又改为左右丞相。代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初沿制,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由皇帝亲揽政务。永乐初以翰林官入值内廷殿阁,参预机务。其后阁职渐崇,内阁大学士成为代实际的宰相。雍正时另设军机处于内廷,军机大臣逐渐成为代实际的宰相,但仍沿旧称,以授内阁大学士为拜相。

宰牲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125729 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0 17: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