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修斯,E. |
释义 | Xiusi 修斯,E.(卷名:地质学) Eduard Suess (1831~1914) 奥地利地质学家。1831年8月 20日生于英国伦敦,1914年 4月26日卒于维也纳。早年受教于捷克布拉格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曾就职于维也纳霍夫博物馆,后任维也纳大学教授。189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奥地利皇家学会会员,是法国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外籍院士。修斯早期从事于古生物学研究,建立了菊石类的分类,后转向大地构造学领域。1883~1909年出版了名著《地球的面貌》(3卷),首次提出稳定陆块的概念,并区分出五大古陆块:劳亚古陆、芬兰-斯堪的亚古陆(即波罗的地盾)、安加拉古陆、冈瓦纳古陆及南极古陆。他首创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一词,认为联接今日印度-非洲与欧洲之间的一系列山链正是当年特提斯海的位置。他区分出大西洋型与太平洋型两类不同的海岸。此外书中还论述了不同古生物化石所反映的水的深度与海水进、退的演变,以及通过沉积对比可以区别陆表沉积与地槽沉积的不同特点等观点。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阿尔卑斯山脉成因》(187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