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交收东三省条约
释义 Jiaoshou Dongsansheng Tiaoyue
《交收东三省条约》(卷名:中国历史)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俄签订的关于俄国从中国东北撤出占领军的条约。又称《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以保护东三省铁路及其他权益的名义,乘机出动十几万军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企图兼并中国东三省。《辛丑条约》签订后,沙俄不肯从东北撤兵。东北人民展开武装抗俄斗争,英、美、日等国也以利害冲突,出面干涉,要求俄国从东北撤兵。沙俄在国际的强大压力下,被迫于同年4月8日与清政府订立《交收东三省条约》。共四条:①东三省归还中国;②俄军在十八个月内分三期(每六个月为一期)全部撤回;③俄军撤退前,清政府在东北“不另添练兵”;撤兵后,驻东北军队人数应随时知照俄国;④规定交还山海关、营口和新民厅沿线铁路后,清政府应给予“赔偿”。第一期撤军如约实行,撤走在奉天省(今辽宁)辽河以西的军队,但1903年4月第二期撤兵时却违约不撤,另提苛刻条件并重新占领沈阳。日本在英、美等支持下,与俄国进行谈判,要求俄军撤退。俄国拒不撤军,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拒俄事件,俄日矛盾亦日益加剧,终于导致1904年 2月日俄战争爆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