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七
释义 sanqi
三七(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notoginseng
  名贵止血药。别名山漆、人参三七、田七、滇三七、金不换。始载于《本草纲目》。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三七生长两年以上的植株中有三片复叶,每片复叶有小叶七枚,故名。其植株形似人参,故又称人参三七。田七、滇三七均因产地得名,金不换则系贵重之意。
  产地和性状 三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林下湿生型植物。野生者现已少见,商品皆为栽培品,主要栽培区为中国广西百色和云南文山。在四川、贵州、湖北、江西等地都有栽培,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收,秋季开花前挖取者称春七,品质较佳。三七入药部分为主根,剪下的根茎(称剪口)、支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皆供药用(图1)。


  主根呈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1~6厘米,直径1~4厘米(图2)。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断痕,顶端有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质坚实而重,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的棕色树脂道斑点,中心微显放射状纹理。根茎呈不规则且皱缩的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星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支根呈圆柱形,长2~6厘米,上端直径0.8厘米左右,下端直径0.3厘米左右。须根细瘦呈须状。


  性味和功用 三七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胃等经。功能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血证,对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也适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证。
  成分和药理 三七根含总皂甙约12%,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Rg2,并含少量Ra、Rb2、Rd、Re,总皂甙水解后主要得人参三醇,其次为人参二醇。另含三七皂甙D1、C3、D2、E2以及三七黄酮B、槲皮素、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谷甾醇、挥发油等。还可分离出止血活性单体。药理实验证明,三七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急性心肌缺血、降压、抗炎、抗凝、抑制血小板功能和促进纤溶等作用。
  应用和禁忌 单味应用,以三七研末调服即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则更能增强止血之力。治疗吐血、咳血常与白芨、藕节同用;衄血可配山栀、血余炭;尿血配小蓟炭、白茅根;便血配地榆炭、槐花炭;崩漏配当归、阿胶、棕榈炭等;亦可与花蕊石、血余炭配伍,用于上述各种出血。跌打外伤出血,可用三七粉掺敷伤口,兼有内伤,则宜同时配合乳香、没药、血竭等内服。对气滞血瘀所致的其他各种疼痛,如胸痛、胁肋刺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等,于药剂中加用三七,散瘀止痛之效最显。治疗痈疮肿痛,则既可内服,又可磨汁或以粉剂外敷。用于血虚体弱,则以三七与母鸡煮食;也可用熟三七粉肉汤冲服。用三七提取物制成片剂三七冠心宁,内服可治冠心病心绞痛。还可用三七注射液治疗血瘀型慢性肝炎、高脂血症、上消化道出血。用10%三七液作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眼前房出血等。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云南白药是伤科要药。三七多研末吞服,每次1~3克。无瘀者勿用,孕妇慎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