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业地理学 |
释义 | nongye dilixue 农业地理学(卷名:地理学) agricultural geography 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人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的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比起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来,农业同各种地域性条件首先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准则。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发展简史 农业地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已有较悠久的历史,但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百年来的事。 古代记述阶段 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联系,指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如《左传》记载有:“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礼记·王制》篇:“司空执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泽,時四時,量地远近,兴事任力。”《礼记·月令》篇记述12个月的气候状况、生物物候变化及相应的农事活动。公元前5~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分地区评述了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状况等。在《管子·地员》篇(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上农》篇(战国末期)、《氾胜之书》(公元前1世纪后期)、《齐民要术》(约533~544)、《王祯农书》(1313)、《农政全书》(1639)等书中,关于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有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反映。在西方,从古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普利尼(老)直到17~18世纪一些地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述。不过,所有这些著作中关于农业地理的论述都未成系统,也未形成理论。 近代学科建立和发展阶段 19世纪是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革新和深化的时期,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准备了基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农学家J.N.施瓦茨和英国农学家A.扬分别描述德国、比利时及英格兰的农业情况,特别注意农业地域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人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期的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J.H.von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首次探讨不同农业类型和集约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创立了农业区位论。这个理论为百余年来农业地理著作所广泛引用。近代地理学创始人 A.von洪堡的植物地理著作中,包含大量农业地理内容;C.李特尔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与历史的关系》著作中,也有大量农产品地理分布的内容。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是农业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不滚出现了大量的专题性、部门性和区域性农业地理著作,也出现了综合性农业地理理论著作。这些农业地理著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统计的农业地理,又称农产品地理或农业商业地理,主要是利用大量统计资料编制各种农产品的分布图,分别研究产品的生产和运销。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T.H.恩格布雷希特关于北美洲、热带以外地区、印度、俄国、德国等农作物地理分布和图集的一系列著作,英国G.G.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初版,1966年已出至18版),美国V.C.芬奇和O.E.贝克的《世界农业地理》(1917)等。②生态的农业地理,着重研究自然条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就某种单项自然条件如农业气候、土壤等或某个地区进行研究的著作较多,也出现综合性的著作如:生态作物地理、生态家畜地理、农业生态学等。从生态学观点研究农业地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认为一个地方的农业系统不过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农业利用与修改的结果,这是农业地理学的最新趋向之一。③土地利用与小区域农业地理研究,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一批地理学家倡导广泛开展小区域农业地理野外调查,填制土地利用图和多种农业地图,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从理论到方法均有总结。原来以商业地理研究见长的英国,在L.D.斯坦普的倡导下,于30~40年代开展了大不列颠土地利用调查制图工作,完成了全套大不列颠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 146幅及分郡土地利用调查报告9大卷,这是英国最重要的农业地理著作。在1949年第16届国际地理大会上,国际地理联合会根据英国的经验成立了世界土地利用调查委员会,开展世界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工作。④大区域农业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文献最多的课题,著名的有美国从1925年开始在《经济地理学》季刊中连载 19年(1925~1943)共达1400页的世界6大洲农业区域地理。以国家为范围的农业地理专著也陆续出现,著名的有德国(1936)、意大利(1948)、挪威(1954)、民主德国(1959)、丹麦(1959)、罗马尼亚(1968)、英国(1971)等。⑤农业景观地理,盛行于德、法等国,认为农业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农业生产本身的问题,而是全面描述研究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农村景观,如土地利用形态、田块形态、农村道路、农舍、村落以及农业过程的其他物质表征。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L.H.魏贝尔、E.奥特伦巴,法国的D.福谢、P.O.L.乔治、A.梅尼耶等。⑥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农业地理研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行农业生产的计划发展,强调开展农业区划、土地合理利用、农业分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苏联的A.H.拉基特尼科夫、И.Ф.穆科梅利、П.А.列图诺夫,民主德国的W.鲁比谢克、E.吕本扎姆,波兰的J.科斯特罗维茨基,匈牙利的G.恩耶迪等。 现代变革阶段 大约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地理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①调查研究手段的革新,从50年代以来,航摄照片、自动化制图、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地理研究工作,使工作者从过去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分析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差错,提高精度。②数学方法的引进,与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同时采用的各种数理统计方法、现代数学方法日益广泛地引入农业地理研究,如线性规划、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系统分析、博弈论、集合论、网络分析、控制论等,使农业地理研究由单纯描述状态走向定量化。③理论的引进及模式的建造,一些学者采用演绎法,从经济学或相关科学引进理论,制定假说及数学模式。这种浪潮和地理数量方法结合起来,从50年代末期起盛行于英、美,迄今已在两国农业地理中占有较大优势,主要理论是农业区位论和农业决策论。④理论性农业地理著作的涌现,50年代以前关于农业地理学理论著作只有少数文章。50年代以来,农业地理学理论性专著已出现10余种,如联邦德国奥特伦巴的《普通俩业地理学和工业地理学》(初版,1953;第3版,1970),法国福谢的《农业地理学》(1949),苏联拉基特尼科夫的《农业地理学》(1970),美国H.F.格雷戈尔的《农业地理学:研究课题》(1970),英国L.J.西蒙斯的《农业地理学》(1968初版,1979再版),J.R.塔兰特的《农业地理学》(1974)等。在这些著作中尽管理论观点分歧很大,但它的大量涌现是农业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30年代初张心一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1932)所编制的各种农产分布图,是中国最早的成套农业地图。胡焕庸的《中国之农业区域》(1936)、金陵大学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1937),是抗战前的代表性著作。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进行小区域农业地理调查,填制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积累了资料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地理学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有了蓬勃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地理学。主要工作可归纳为4个方面: ①考察研究工作。在黄土高原、黑龙江流域、新疆、宁夏及内蒙古、云南、华南、川滇西部地区、西藏等地资源综合考察中,进行自然资源农业评价、农业布局和农业地理的考察和研究工作。 ②农业区划工作。从5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了农业地理界线的调查和农业区划方法论的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国家发展农业计划的需要,在 3次农业区划工作高潮中(1953~1955,1963~1966,1978年以后),农业地理工作者参与了调查评价农业自然资源、研究农业布局和制定农业区划方案工作,为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1981年出版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③区域性农业地理专著的编写。1973年开始编写的《中国农业地理丛书》,是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农业地理情况和特征的著作,目前已出版的有《中国农业地理总论》(1980)及江苏、上海、宁夏、四川、云南、湖南、陕西、湖北、江西、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地理。1981年开始编写《世界农业地理丛书》,已出版的有非洲、苏联的农业地理等。 ④土地利用调查和制图。50年代以来,为配合各地制定农业生产发展规划的需要,开展了小区域的土地利用和作物布局的调查研究。1979年以后,开展了全国百万分之一土地利用图的编制和土地利用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地理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既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地域性条件(自然、技术和经济因素)、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也可综合地研究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区域和农业发展问题。凡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问题,均可作为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课题。概括地说,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农业评价 按照农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搞清自然界提供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在农业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和途径,对发展农业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农业评价采取3种方式:①按照农业生产各种主要自然条件,如光能、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生物等,分别评价它们对农业的有利或不利影响;②从一定的农业实践要求(如农业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等)或一定农业部门或作物的生态要求出发,对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进行比较评价,划分不同等级的生态适应区,阐明各地区发展的可能性或局限性;③以地域为单位,综合分析各项自然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从而明确不同地区农业上合理利用的方向和改造自然的重点。 农业历史地理 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并不是暂时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分工,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地域条件相结合的表现。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各地区农业发展道条件、规模、方式和程度,某些农作物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引进、传播和发展,各部门作物的地区分布、生产水平、部门关系等,在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深入研究一定农业部门或一定地区的农业历史地理问题,有助于发现和阐明农业地域分异现象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提高农业地理学水平,并有助于更好地调整和改善农业布局。 农业部门地理 农业生产包括很多部门和作物,它们的生产过程各具特点,所要求的生产条件、分布和发展的规律性也不一样。为了全面地了解和阐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首先应对每一个主要农业部门开展地理研究,分析研究主要农业部门和作物所要求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和技术条件,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变化过程,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同其他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联系,及其生产水平和增产潜力的地域差异,以及适应新条件和新要求对该部门布局调整途径等。农业部门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农业的基本要求,这个在农业实践上最重要而地理特征最显著的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需要查明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评价土地在农业利用上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以及自然生产潜力,研究现有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程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形成因素,探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改善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途径,包括编制农业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利用类型图。 农业地域类型 任何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总是拥有多种部门和作物,它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紧密的技术和经济上的联系,构成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或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带有显著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生产体系,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形成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是农业直接经营单位。世界上,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地理学家都广泛研究农业类型。以美国F.F.埃利奥特(1933)、苏联Л.扎利兹曼(1964)等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所研究的农业类型,是以一定的生产专业化(按商品生产结构)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企业分类分组,它着眼于农业企业活动的经济分析。而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农业地域类型则着重与地域条件的联系,认为它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综合反映,如苏联的拉基特尼科夫、波兰的科斯特罗维茨基等。由科斯特罗维茨基倡议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下所成立的农业类型委员会,经过1964~1976年12年广泛的国际学术活动,在许多国家开展了多指标综合的农业类型研究,并试行概括划分全世界的农业类型。 农业区划 农业区是在农业生产主要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区。农业区的划分可以科学地揭示和反映农业生产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这种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在范围大小不同的地区各有不同的概括程度,从而形成一个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划系统。根据中国的实践,农业区划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农业区划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技术改革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等一整套区划,狭义的农业区划仅指综合农业区划。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农业区划工作,在中国、苏联、保加利亚等国家内农业区划更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们的农业区划把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起来,实行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的科学手段,是由政府部门直接领导的重大科研任务。 农业地图 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特征在地图上表现得最为清晰,通过地图更有助于揭示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地图历来作为农业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地图一般分为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图(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农业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农业部门和作物分布图、综合性农业地图(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组合、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划等)几大类。大比例尺农业地图主要依靠野外实地考察、航空像片判读等方式来进行,中小比例尺农业地图则常利用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卫星照片等进行编制。 性质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农业生产同时受自然、技术和经济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自然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技术是发展农业的手段,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把自然、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正确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农业地理学的特点。农业地理学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相交接的领域,在农业地理学发展史中研究农业地理问题的,既有地理学者,也有农业学者。瑞士农业地理学家H.伯恩哈特1915年发表的理论文章《论作为科学部门的农业地理学》,把农业地理学、系统农学(各种农业技术科学和农业经济学)及农业史并列为农业科学体系的3个组成部分。 为了正确理解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及其与制约这个过程的各种自然条件的关系,必须借助于农业气候、农业土壤、农业水文、农业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了正确理解人类对生物再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干预和调节的种种方式方法,必须借助于植物栽培学、动物饲养学、森林学、耕作学、土壤改良学、水利科学等农业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了正确理解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必须借助于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国民经济计划、国民经济史等经济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了有效地开展农业地理研究,还必须借助地图科学、统计科学、遥感技术等已有成果和手段。农业地理学经常从这些相关科学吸取营养,增强它的科学性。边缘性是农业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同时也是农业地理学的难点。 研究方法 长期以来,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①实地调查访问,包括野外直接观察、向生产者或生产主管单位进行访问;②搜集分析有关统计资料和文字资料;③编制各种类型的农业地图,包括野外填图,用大比例尺地图缩编,用各种卫星照片、航测照片资料综合成图,用统计资料分析制图等;④根据上述资料利用地理比较法、类型-区划法、综合分析法等,揭示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分析研究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和区域的特点、形成因素、变化发展过程和趋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业地理研究方法有了重大变化。主要新方法有:①航空像片、卫星像片、遥感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农业地理野外考察扩大了视野,加快了速度,提高了精度,加上制图自动化的实现,更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②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数学方法的引进,不仅使得统计分析和计算工作量大大减轻,许多过去难于进行计算的复杂的综合性指标变得轻而易举,而且大大扩大了农业地理定量研究的领域,使农业地理研究逐渐走向定量化。需注意的是,在引进数学方法时,不能否定实地考察和定性研究等传统的地理方法,避免脱离具体的地区情况,以数学方法代替具体的地理内容。 把传统的地理科学方法同新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实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地图表现与文字分析相结合,单项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