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古代风帆 |
释义 | Zhongguo gudai fengfan 中国古代风帆(卷名:机械工程) 帆是利用风力驱动船舶、车辆以及提水机具的设备。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船舶已开始使用风帆。甲骨文中的噧(读如蓬,peng)可能是原始的帆字,它的形象是两根竹竿张一席帆。三国时期已逐步采用多帆,有双帆、三帆、四帆甚至七帆。各帆交错布置,增加受风面积以提高风帆效率,而帆多、风压中心低,又能使船舶获得较大的稳定性。宋朝还出现转轴桅,能起倒,可使帆船顺利通过桥洞。明朝以沙船为主的各种木帆船,大多能逆风行驶。由于帆、舵和披水板的巧妙配合,使船工有全风向航行的能力。披水板又称腰舵,安装在船的两舷,逆风行船时轮流将下风一侧的披水板放入水中,以减少船舶的偏航角度(见图)。中国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多用布帆;华南地区也用席帆。采用纵帆是中国多数木帆船的特点。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立帆式风轮是将八扇纵帆等距装置在八角形木架上,围绕一个垂直轴旋转,能自动调节帆面角度,中国沿海地区多用于提取海水制盐。清代又有同时利用风力和人力的挂帆独轮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