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都江堰
释义 Dujiangyan
都江堰(卷名:文物 博物馆)
Dujiangyan Dams
  中国古代多功能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北岷江上。秦昭王在位后期(公元前276~前251)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包括引水、分洪、排砂相结合的渠首工程以及有分有合、排灌兼用的渠道系统。渠首工程古称湔堋、湔堰、都安堰,唐代更名犍尾堰,北宋又名侍郎堰,南宋始用今名。历代曾多次进行维修与完善,重要的有:元至元元年 (1135)以铁石代替竹笼卵石筑堰;明正德间 (1506~1521) 复用笼石古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再以铁石维修。清代岷江东行,侵占内江河道,鱼嘴下移至人字堤,光绪三至五年(1877~1879),将鱼嘴上移至索桥上游。1933年10月,上游地震溃决,洪水冲毁渠首工程,四川水利局次年重建。1936年洪水再毁渠首工程,四川水利局按照“固定防冲”原则,于当年用浆砌条石和混凝土再建鱼嘴,至此,都江堰渠首工程的位置和规模即定,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历史性与科学成就十分显著。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主要包括渠首工程和有关的古遗址及古建筑。渠首工程是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及其他重要水工建筑物组成的无坝引水枢纽,由西北至东南分布着百丈堤、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鱼嘴和金刚堤东为内江、西为外江,再西为沙黑河(即羊摩江)。鱼嘴主要由浆砌条石和混凝土构成,长80米,最宽处39.1米,高 6.6米。飞沙堰上距鱼嘴700米,浆砌卵石护面结构,堰顶高出内江河床2米,内江侧堰口宽240米,堰身长120米。宝瓶口上距鱼嘴1020米,口深约12.8米,长约36米,底宽17米,洪水时水面宽23米。金刚堤在鱼嘴和飞沙堰之间,内金刚堤长650米,外金刚堤长900米。有关遗存主要有:离堆,在宝瓶口南,为李冰凿开宝瓶口后形成的孤丘,西北至东南长92米,西南至东北宽66米,高10米,上有专祀李冰的伏龙观。1974年 3月3日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竖立在前殿中。二王庙,位于内江东岸,古为望帝祠,南齐建武四年 (497)改祀李冰,称崇德庙,清初更名为二王庙,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50平方米,“神、膳、舍、园”分布在高差达60米的山窝里。庙内“观澜亭”前石壁嵌有反映前人整治河道、引水、防洪、排砂和维修管理等丰富经验的石刻多幅。其他遗存还有凤栖窝、斗犀台和安澜索桥、玉垒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60年代起,逐步将渠首护岸工程改为浆砌卵石护面;1964年把飞沙堰上口由 210米拓宽至 240米;1970年冬用混凝土衬护,加固了宝瓶口;1973年冬至次年春,兴建了外江节制闸。1980年以来对二王庙及其他古遗址、古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都江堰的保护范围:东临灵岩沟,西至百丈堤、黑河西岸,北起灵岩山顶,南止离堆公园南墙。南北长3710米,东西宽1930米,面积 789万平方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