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lɑo
僚(卷名:民族)
  中国古代岭南和云贵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系百越(见越)的一支,《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自汉至唐分布于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省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汉初在夜郎地区设置的牂牁郡17县,都有僚人分布。东晋时,居住在今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僚人部分北上进入四川,分布“自汉中以达于邛筰”的广大区域内。
  南北朝时,常被汉人掠卖为奴。其俗有住干栏、卧水底持刀刺鱼、鼻饮、铸铜爨、死者竖棺埋藏等特点。
  唐初, 僚人与乌蛮、白蛮和蛮等交错杂居。 南诏(649~902)、大理(937~1253)时期,云南僚人的一部分与濮、鸠僚分化组合为金齿、茫蛮、白衣等族,部分仍保留僚的名称。广西的僚人也产生了分化和聚合,出现了西原蛮、黄峒蛮等称谓。贵州境内出现了葛僚、仡僚等名称。四川东部的南平僚,住干栏,女多男少,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此外,还有飞头僚、乌武僚等。他们曾多次举行反抗唐朝封建统治的起义。
  宋代,在今广西境内的部分僚人已改称为僮(即壮族)。僚的族称在文献上消失,融合发展为今天西南的一些民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