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格
释义 renge
人格(卷名:心理学)
personality
  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 persona(面具)。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分。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表现了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较为综合的界说可称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这种界说强调了人格的4个方面:全体的人、持久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
  研究简史  人格特点的最早记载见诸文学与传记素描,随后又出现了对人格心理现象的解释和分类。在中国先秦时期,孔子曾多次论述人的个别差异,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差异来自环境和教养,但也承认素质是基础。后来又有荀子性恶和孟子性善的争论。在中国古医籍中也有人从体质出发把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内经·灵枢》)。三国时的刘劭在《人物志》中对“材能”和“情性”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鉴定的方法及影响效度的7种可能原因(“七缪”)。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及随后的C.加伦关于 4种分型的说法是西方最早的气质分类。但M.T.西赛罗提出的一些概念则与后来及现今的人格心理研究相似性最大。他认为人格就是给人的印象、人在生活中的角色、适合其工作的那些个人品质的总和以及人的优越和尊严。公元 6世纪A.M.S.波爱修视人格为真实而有理性的个人本性。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则重视人格为个性的最高尊严。到19世纪初和近代则出现C.G.荣格及C.罗杰斯等的观点,前者认为人格是当社会习俗和惯例向一个人提出要求,他对这种要求作出反应时所具备的外壳;后者强调真实的“自我”、经验的主体。
  然而,人格的现代理论和今后的研究趋向都受到心理科学发展史的重要影响,这主要有4个方面:①欧洲临床医学促进了人格结构与类型的科学探讨,另外关于催眠与神经症的早期研究的思想倾向也孕育了精神分析及有关的人格体系;②心理测量学的兴起使众多人格特点的数量化在一定限度内成为可能;③行为主义出现后,人格发展的学习观点得以确立,人们开始承认在研究人格的某些问题时采用严格客观方法是必要的,也使人考虑研究动物所获得的材料对人格某些方面有参考意义;④完形学说给人的启发,使人认为人格的研究有可能在时空结构形式中进行,并把人格看成为一个动力整体。此外,当代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如跨文化的研究、认知心理学、人际关系和自我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都给人格研究开辟了新的课题。
  内容与应用  人格的心理学研究内容与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看法有直接的关系。G.奥尔波特强调研究人的内部作用、行为动力、人格变化、变量单元及自我意识。在他之后又曾有多种见解,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由个人所有行为而获得的理论解释;可借以预测人在一定情境中将做什么的一种倾向;人对其环境特殊适应的行为模式。
  中国心理学家潘菽等在《教育心理学》(1980)一书中论及人格问题时认为,心理的个别差异即个性差异是指人们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这些差异表现在有无某一特点及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个性品质反映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它在实践中形成,也表现在实践活动中。个性品质有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往往也具有阶级性。这一论述对人格作了完备的概括,指出了人格涉及的内容、人格研究的重点、人格的发展和人格的社会性。
  人们在人格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上各不相同,但却有共同的特点(区别于心理过程的研究):①重视人的差异,而不是人的共同处;②强调把人看作整合的全体,而不是他的许多部分的功能;③注意重点是稳定的特点,而不是决定当时行为的外部刺激情境。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格的应用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①评估与预测;②改进生活中的心理特点。具体的工作包括寻找决定个别差异和人的行为的复杂条件,心理差异的性质和意义,环境和社会经验的作用,焦虑、攻击、挫折的心理学研究,顺应行为的机制,潜能的发挥和限度,健全人格的标准和决定因素等。
  人格类型  有生理类型和心理类型两类。生理类型分类如古希腊体液的气质分类、中国古代阴阳25人分类、E.克雷奇默的体型分类等。心理类型分类如荣格把人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E.施普兰格尔把人格分为理论、经济、艺术、社会、政治、宗教6型。这些是根据人的思想、情感、感觉、意志等特点来划分的。
  人们常常由于强调个别差异而把人分属为简单类别,如归入2型、3型或4型之中。例如,某人不是内倾者就是外倾者,不属矮胖型就属虚弱型或健壮型等。这种归类称为种系类型,它们是分立的、非连续的、不能标度的。实际上这种归属并不合适,它只表现质的不同,而无量的差异。理想的内倾和外倾人数分配是双峰曲线,但实际的人数分配是中间型最多,极端的内倾者和外倾者都是极少数。以特质为变量(人格维度)描述人格时并不采用单一的行为特点,而是用多种人格特质来表现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某一特质,但各人所具有的程度不同。在特质的维度上,根据量的不同,每个人都占一定的位置,而全体样本的分配则呈常态曲线,这种归类称为连续类型。
  人格理论  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种:
  特质理论  一种很自然的看法是把人格当作许多个别特点的组合。对一个人的描述如能确实代表此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而且它也预示在另外的场合下他将会怎样表现。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倾向性可概括为某人的人格结构,即特质,它是人格最基本的测量单元,也是行为不同于他人又相似于他人的原因。特质在刺激反应的功能变化上甚为重要,许多刺激可因某些特质的存在而在功能上等值起来,而且反应也有了一致性,即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以相同方式进行回答。
  R.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将众多的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人的外显特质,它可解释外表行为,代表行为的属性和功能。根源特质共有16种人格因素,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是深层的、代表行为属性和功能的决定因素。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普遍地存在于各年龄和社会环境不同的人身上,每个人的不同行为都由这16种因素在各人身上的不同组合所决定。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在1939年曾对中国古代从唐宋至清朝的34位历史人物进行了心理特质的分析。他采用的历史评估和心理测量法与当时奥尔波特的研究方法极为相似,并改制了奥尔波特心志图包括特质太少、形式不完善的地方。林传鼎分析了10种类别下的50个特质,包括好奇、斗争、体格、情绪、独断、男女性、暗示性、适应性、志气大小等,结论是历史人物生活兴趣广大,各种主要活动都能顾全。
  特质理论直接从人的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从而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实验、测验的分析之中,摆脱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但是在特定的研究领域里,常常由于分析材料的方式和所采用的因素分析的具体技术的差别,而使发现的人格因素有所不同,至今分歧已经十分明显。特质理论只对人格的结构进行描述,而未能对人格的动态作出具体的说明,这也是不足之处。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创始人S.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只占心理生活的小部分,是浅层的经验部分;无意识是深层的、更重要的部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动力组织,其能量的来源是“里比多”(即性力)。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人格的发展阶段。任何阶段的发展阻止或停滞都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持续的后效。
  人格结构有 3个组成部分:“本我”与生俱来,以“快乐原则”行事,属于无意识状态,但在幻想、梦、失误、精神病症状等情况中可以知其运动的真象。本我是人格的原始系统,人格其他部分由它分化而来。“自我”是人格的指挥部分,它决定本我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满足。因此,自我是本我与外界之间的中界者,是本我与超我的调停者,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进行纠察的人格部分,代表良心或道德规范。儿童在与父母接触中,通过摄取机制将父母的人格及祖先的社会道德变成自己的东西。
  弗洛伊德通过对神经症和心理动机的研究创立了人格的动力学说,对后来的人格研究有较大影响。他提出的内心冲突的作用及儿时经验对人的影响受到后人的重视,并对促进现在许多心理治疗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他过分强调人格的本能和生物方面,这就首先受到他的学生和其他新精神分析论者的批评和修正。后者强调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被称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但他们指的是人的文化教养和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是人的生产关系。精神分析片面夸大无意识作用,说它支配着人的全部活动和整个社会,认为人格形成是按宿命论的心理性发展阶段进行的,把人格结构看成由原始欲望派生而来。这些都未能得到充分证实。
  人格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目前社会学习的作用在人格形成上尤其受到重视。个人和环境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A.班杜拉等在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中还提出“示范”和“观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类学习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由于看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奖励或惩罚)而影响自己的行为。学习者通过意象和语言编码获得和储存了内部反应,从而形成人格。
  学习理论没能解释各种习得行为是怎样整合的,对形成连续一致的人格没有给出一个清楚的概念。学习理论过分强调情境因素对行为的重要性,忽略了个人差异,也否定了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现象学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重视个人的过去以解释人格,特质理论强调现今的行为趋向和特点。现象学观点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当前和未来,常被称为健全人格或成长心理学。这种理论由某些心理学观点结合而成,如罗杰斯强调人的功能的完善性;A.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观点等。虽然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围绕一个一般性主题,即主观经验。他们都强调个人是如何知觉和解释事物的,都重视个体对世界的独有的观点。
  现象学观点致力于解决健全人格的实质问题,企图提出心理发展和完善的措施。尽管他们所主张的方面不尽相同,但都看到潜在于人的东西比人现在所具有的更多、更好。人不是外界刺激、生物本能和社会冲突的牺牲品。这些力量对人来说不是必然的。人的动机是向上的,自我具有发展、丰硕、成全的趋向。对人来说摆脱情绪性障碍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精神病和神经症还不能视为正常人格。
  这一理论不否认人的主观方面,并对人抱乐观态度,这些都是可取的。但是他们提出的许多概念(如自我实现)则难以证实,过分夸大主观经验,把它说成为第一性的则违背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实际。一个人理解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对了解人格是重要的,但对人格的科学研究还必须考察许多外界因素和条件,它们对这个人自我观念的形成、潜在性的实现都有极大影响。一味强调人格完善依赖于动机的满足和实现趋向,就会抹煞人格实现和发展中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参考书目
 林传鼎著:《唐宋以来34个历史人物心理特质的估计》,辅仁大学心理研究专刊,北京,1939。
 G.Allport,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lnterpretation,Holt,New York,1937.
 C. S. Hall and G.Lindzey,Theories of personality,3rd ed.,Wiley,New York,1978.
 W. Mischel,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3rd ed.,Holt,Rinehart and Winst,New York,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