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城子崖遗址
释义 Chengzi Ya yizhi
城子崖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Chengziya Site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东武原河东岸。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 3~6米。1928年由吴金鼎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发掘,李济、傅斯年、梁思永等 7人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城子崖遗址属山东历城龙山镇的黑陶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学者发现并且发掘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最初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征,一度称“黑陶文化”,后考古学界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现称山东龙山文化。有的学者则称之为城子崖类型,作为龙山文化的地方类型之一等。龙山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它的发掘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要作用。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子崖遗址内涵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遗存及部分商代遗物。龙山文化的陶器多素面、磨光黑灰陶,器表常饰弦纹、压划纹,流行盲鼻和横向宽鋬。代表器型有白衣黄(红)陶粗颈袋足鬶、素面肥袋足甗、素面筒腹袋足鬲、扁三角形足或乌首形足的各式鼎及扁足盆、高圈足盘、直腹宽鋬筒形杯等。石器多磨制, 有斧、铲、镰、半月形穿孔石刀、镞等。骨角器有锥、针、笄、镞、鱼叉等,还有穿孔蚌刀和带齿蚌镰。此外首次发现由牛和鹿等肩胛骨修治的卜骨。在遗址周围还发现版筑夯土城址,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90米,墙基宽约10米。《城子崖》的编著者确认是龙山文化遗存。有的学者对此曾有异议。近年来,在中国龙山文化时代已发现多座城堡遗迹。从其规模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分析,城子崖城址属龙山文化晚期阶段是可能的。
  1963~1964年,山东省文化主管部门划定遗址的二级台地东西200米,南北350米为重点保护区,树立了标志,建立了保护组织。1989年冬至1990年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勘探了遗址的西部,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和岳石文化时期的遗址遗迹。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古城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参考书目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城子崖》 (中国考古报告集 )。
 梁思永:《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载《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北京,195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