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将军崖岩画
释义 Jiangjunya Yanhua
将军崖岩画(卷名:文物 博物馆)
Jiangjunya Petroglyphs
  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刻划在崖壁上的图画。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区西南 9公里锦屏山南西小山的西崖上。海拔20米,山体为混合片麻岩,硬度摩氏6~7度。山周围分布着二涧村等1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桃花涧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将军崖岩画发现于1979年冬。岩画分布在长 22米、宽 15米、面积约 330平方米的黑色岩石上,内容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土地、造物神以及天体的崇拜意识,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反映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石刻画面。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画分为 3组。第 1组位于西部,长 4米,宽 2.8米。刻有人面、兽面和禾苗图案,并有 9个符号。最大的人面高90厘米,宽 110厘米。头上刻一高32厘米、宽88厘米的尖圆顶饰物,上部为一复线半圆形图案,沿部刻有上下相对菱形的复线三角纹,中以弦纹分开。人面的口部与另一个人面的头部相接。眼睛以两条线勾出眼皮,再以 3条横线表示眼睛。腮部刻有许多与五官无关的杂乱线条。其他人面的眼睛皆是在同心圆中加一圆点表示。人面大都有一条贯通的直线向下与禾苗图案相连。这一组还有两个不加脸框的人面图案,与龙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兽面纹极相似。禾苗图案分为 2种:一种由下向上刻4~8根呈辐射状的线条;另一种是在第一种图案的下部加一个三角形,中刻几条横线或圆点(见图)。


  第2组位于南部,长8米,宽6米。左侧刻一长6.23米的带状星云图案,中以短线分为 4节,左上角刻一个宽14厘米的兽面。星云图案用大小不同的圆点或圆点外加圆圈表示。这组岩画的下侧主要是各种动物的头骨图案,眼、鼻、口、齿可辨,但无脸框。右上侧有 3个排列规整的太阳图案:同心圆外加放射线14~21根, 3个圆心连接成直角三角形。在这些主体图案之间,刻有许多表示星云的圆点或短线构成的各种图像。
  第3组位于东部,刻4个与古代传说中天神有关的人面,用短线和圆点表示五官,其中两个人面的头上刻羽毛状饰物,人面之间也间杂以圆点和符号。
  3 组岩画的中心相互倚迭着3 块从别处搬来的石头,每块大小为长2米、宽1.5米左右,石表面分布着对称的圆圈图案,直径3~7厘米不等。东侧有一未脱离基岩的大石,长3.7米,高2.5米,上述遗迹似与东夷先民奉大石为社神“下有三小石为足”的祭祀风俗有关。为了确保将军崖岩画的安全,1980年,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指示停止对岩画下地层中矿藏的开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于1981年 6月组织文物、地质、采矿等方面的专家到现场讨论保护问题。1983年,岩画周围装置了保护栅栏,并成立了文物保管所。目前,岩画表面的裂缝已趋稳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