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格(个性)
释义 renge(gexing)
人格(个性)(卷名:教育)
personality
  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个性)是在个体适应或改变环境的活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个性)是个体与现实特定关系的反映。人格(个性)是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它。心理学研究人格(个性)的心理特性(能力、性格等)的实质和规律。
  人格(个性)的概念  人格(个性)(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意谓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引伸为人物、角色及其内心的特征,即其心理面貌。
  人格与个性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人格与个性是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即个人的心理面貌。
  狭义的人格通常是指个人的一些与意识倾向性相联的气质、性格、爱好等的综合表现,如内向或外向、独立性或依从性等。有时,甚至仅指个人的品德、操行。所以,有人常把人格看作性格(Character)的同义词。如欧洲的心理学家就喜欢用Character一词来表示人格。 但是,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性格仅仅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它既包含与意识倾向直接关联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特性,如光明磊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或口是心非、明哲保身、幸灾乐祸等;也包含与行为方式紧密关联的中性的特性,如活泼、 拘谨、 果断、犹豫、机敏等。
  狭义的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Individuality),即个人独有的心理特性。
  中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作为科学概念,把人格和个性看作同义词并作广义的理解是恰当的。因为狭义人格或个性所指的范畴,已经有专门的术语(如性格、品德、个别差异等)予以概括了。
  在美国,迄今还没有一个确切而被公认的人格定义。心理学家M.H.普林斯1924年提出,人格是各种与生俱来的属性、冲动、倾向、欲求与本能以及借经验习得的属性与倾向的总和。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奠基人J.B.沃森1930年认为:人格乃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持因素分析观点的特性论者心理学家J.P.吉尔福德(1959)重视人格结构的整合与独特性,认为人格是由个体间有所不同的、可辨认且较持久的各类特性(如需要、兴趣、态度、气质、能力、形态及生理等)构成的独特模式。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则在1961年提出人格是个体内部规定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与思考的心身系统的动力性组织的看法。所有这些看法,都各从一个侧面去揭示人格的实质,但他们均未能从社会制约性与主客观统一性的角度去说明问题。
  在苏联,心理学家С.Л.鲁宾什坦、Н.Ф.多布雷宁等对个性(即人格)提出:“个性是在人同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与“作为关系的意识”、 “意向”、“动机” 以及“无意识的倾向” 相联系的,各种相互制约的“心理特性(特别是性格和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并且认为,个性既有动力性(即可变性),也有相对稳定性;既有人的共同性,也有个体的独特性;个性一旦形成就成为接受外部影响的“内部条件”,并制约着自己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方式。这些阐述,富有启发性,且较有深度。但苏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具体研究材料能阐明这一问题,所以迄今还不可能提出一个明确的个性(即人格)定义。
  人格(个性)的心理结构   人格(个性)包含哪些心理成分,以什么方式构成为统一体的,这是人格心理学家长期以来力求解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确定人格测量和鉴定的标准,而且可以提高培养人格的教育水平。
  中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格(个性)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大体上可分为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几个方面。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在其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特点;能力和兴趣是个人认识世界与完成活动的倾向性和发展水平高低等方面的特点;性格是个人对现实(对己、对人、对工作、对社会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点。人格心理特性的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并构成完整的统一体。不仅如此,它们又都跟人的意识倾向(思想、观点、理想、信念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的人格(个性)既包括与众相同的特性(如民族性、阶级性等),又包括与众不同的特性,是共性和个别性的统一。
  70年代以来,苏联心理学家А.В.佩特罗夫斯基、М.Г.雅罗舍夫斯基等人对个性(即人格)心理结构,提出了一种主张。认为个性并不是简单地由各种心理特性组构而成,而是以需要一动机为核心,四周排列着个性特征的谱系化了的结构。这个核心就叫作动机圈。他们认为,个性结构是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心理发展的产物。儿童最初形成的动机谱系结构,是以机体的需要或直接诱因引起的动机占优势为特征的,这是一种不随意的动机谱系。后来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随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动机谱系结构中就逐渐出现一些起统领作用的社会性需要、意向、信念等,这时已是一种随意的动机谱系。他们认为,这种随意的动机谱系是个性倾向性形成的基础。苏联心理学家的这种个性结构理论,是比较新颖的,然而现在还仅仅是一种设想。
  西方人格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结构有许多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三种:①深层分析说。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的S.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格是由处于潜意识层(即深层)的本我(即伊特)和处于意识层(即表层)的自我与超我三大系统所构成。如三者力量平衡、协调,人就能体验到幸福感,人格就会得到健康发展,否则人就会体验到压抑、焦虑、挫折,甚至就会出现变态、分裂的人格,产生精神病(见人格精神分析说)。弗洛伊德的这种人格结构理论,带有主观臆测的色彩,而且夸大了本能的作用,抹杀了社会理智的作用。然而它对于剖析畸形人格的某些起因,也提供了一些可供研究的线索。②特性说。是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R.B.卡特尔、吉尔福德等人提出的。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由共同特性和独特特性所构成。前者为多数人所共有,后者仅为个人所独有。卡特尔认为,人格由表面特性和根源特性所构成,而特性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动力特性、能力特性和气质特性。吉尔福德认为,特性可以分为需要、兴趣、态度、气质、能力倾向、形态与生理七大类;而由这些特性组成的人格结构是层次式的:最底层是涉及范围很小的“基倾” (hexis),中层是涉及范围较广的主要特性,上层是概括多种主要特性共同元素而成“类型”(type)(见人格特性说)。特性说给人以肢解人格的印象,但有人认为,通过剖析使人认识到多种相互关联的人格特性,对于人格诊断则有一定的意义。③需要层次说。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需要是人格的核心,而需要又可分为缺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其中成长性需要是人格发展的源泉(见人格自我实现说)。需要层次说强调需要的生物学性质,既没有谈需要的反映实质,也没有谈人的社会性需要,这是不正确的。
  人格(个性)的形成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发生学问题。历来,持有唯心主义观点的学者大多认为,人格(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或内部自主的本性;而持有形而上学观点的学者则认为,它是由后天环境单方面机械地决定的。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现代心理学家们认为这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并用研究证实,人格或个性是以先天素质为自然前提,通过后天的实践,不断接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会作为内部的重要条件使外界影响透过自身而起作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构,进一步发展。苏联生理心理学家И.П.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表明,动物和人生来就具有不同的神经系统的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由它们组合而表现的类型(不可遏制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它们是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生理机制。这种先天的神经类型(实际上不止 4种)和由外部环境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指个体以一定的活动方式应答环境而形成的动力定型,即巩固而自动化了的神经联系系统)的“混合物”,就是性格的生理基础。他和后来的一些研究者还指出,不同的神经类型者往往更容易形成适合自己气质的某些性格特性,如不可遏制型易养成热烈激愤、勇敢等性格特性,弱型易养成孤僻、怯懦等性格特性;但所有的类型都可以在相似的环境和培育条件下形成同样的性格特性,尽管他会带有各自的气质特色。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的能力是在不断地解决现实生活给自己提出的任务要求与自己现有水平的矛盾而发展的,同时也依赖于神经系统类型的特性。如神经系统具有强而灵活性的人,在运用思维解决问题时有较快的速度,并有较大的知觉广度和善于分配注意;弱型的人虽然缺乏持久耐劳的工作精力,却有高度的感受性和反应性。
  参考书目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苏〕С.Л.鲁宾什坦著, 赵璧如译:《心理学的原则与发展道路》,三联书店,1965。
 〔苏〕А.В.佩特罗夫斯基主编, 朱智贤等译:《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