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慧能
释义 Huineng
慧能(638~713)(卷名:中国历史)

  唐代僧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又作惠能。禅宗传法史上称他为六祖。据《宋高僧传》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五、《坛经》记载,他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北京),生于南海新兴(今属广东)。三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他不识字,听人念《金刚般若经》,得知受自黄梅弘忍处,于是北上赴黄梅参见弘忍,作行者,在寺院服杂役。后弘忍为选择传法人,命寺僧各作一偈。时上座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尚未受戒出家,本来没有资格参加传法人的选拔。但他听了神秀的偈,认为神秀理解佛教宗旨还不透彻,于是请人代笔写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对慧能的偈十分赞许,把袈裟和钵传给他,认为慧能可作为继承人。关于这一传法故事,学术界也有人提出怀疑,认为不尽可信。由于神秀一派的势力较大,慧能怕因此受害,便避到岭南,混迹市廛。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南海法性寺印宗法师遇慧能,发现他对佛教的理解很深,为他落发,取得出家人的资格。智光律师为其受满分戒。第二年慧能回到韶州曹溪宝林寺,宣传佛教顿悟成佛的宗旨,与神秀在北方推行的渐悟的一派并行,时称“南能北秀”。武则天和唐中宗均曾召他入京,当时北方神秀势力较大,他为避免冲突,均辞不赴召。死后,唐宪宗追谥为“大鉴禅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均曾为他撰写碑铭。弟子有神会、怀让、行思等四十余人。唐安史之乱前,这一派在南方流行。弟子法海将慧能的语录汇编成集,名《六祖法宝坛经》,简称《坛经》,成为后来禅宗学者必读的经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