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中抗日根据地大反攻
释义 Huɑzhong Kɑng Ri Genjudi Dɑfɑngong
华中抗日根据地大反攻(卷名:军事)
Great Counter Offensive in Anti-Japanese Base Area in Central China
  抗日战争末期,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对侵华日军展开的全面反攻作战。1945年8月10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朱德命令各抗日根据地所有武装部队,向一切敌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展开大反攻,迫使日伪军投降。中共中央华中局随即令苏浙部队立即向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和宁沪铁路进击。


  中共中央鉴于国民党顽固派在美国支持下,指使日伪军拒绝向新四军缴械投降,并抢运部队夺占大城市,8月12日,指示华中局改变原定部署,要求新四军长江以南部队,就地向四周发展,夺取广大乡村和县城;长江以北部队,力争占领津浦铁路及路东一切城市,并以有力一部配合八路军攻歼陇海铁路东段之敌,同时准备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华中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紧张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指挥所属部队迅即向华中各地日伪军展开猛烈进攻。 在江南,苏浙军区部队解放溧阳、 金坛、长兴、溧水等县城和50余处据点,迫近南京近郊;浙东军民逼近鄞县(今宁波)郊区,扫除杭甬铁路以北敌伪据点,攻克慈溪县北的庵东盐场等处;皖南军民一度攻入芜湖市区,威胁南京翼侧。在江北,淮北军民攻克安徽省宿县西南的孙疃集、双沟(今江苏省泗阳县)等据点;淮南军民收复安徽省定远、来安、嘉山、天长、盱眙和江苏省六合诸县城,在嘉山南切断津浦铁路,并争取驻浦口、六合地区的伪警卫第3师反正;苏中军民收复黄桥、姜堰等重镇;苏北军民收复沭阳、涟水县城;皖中军民攻克无为县城。


  日本政府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消极抗战的国民党顽固派,积极策动大规模内战,并计划派兵向津浦路徐州至浦口段进攻。 中共中央军委于8月22日指示,除个别要点仍应力争外,应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发动群众,组训部队,准备应付新局面。新四军军部遵照上述指示,即调第2、第3、第4师主力在津浦路西待机,令其他部队进一步对日伪军展开积极进攻。苏中军民攻占宝应、兴化、东台、靖江、启东等县城;淮北津浦路西军民攻克豫皖边永城、萧县,路东军民攻占灵璧、五河县城;皖中军民解放巢县以南地区,收复淮南铁路起点裕溪口;苏浙军区部队解放浙江省安吉县城,进占安徽省郎溪、广德和江苏省高淳;苏南军民将江阴、无锡、常熟三角地带内的据点全部收复;浙东三北、四明地区日伪被肃清;皖南军民扫清芜湖外围据点,与苏浙根据地连成一片。9月,第3师进行两淮战役,解放淮阴、淮安。与此同时,苏中军区部队先后攻克泰兴、如皋县城及海安、安丰等重镇;尔后转兵向北,发起盐城战役,解放了盐城。


  在鄂豫边区坚持战斗的新四军第5师,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在10余天的反攻战斗中,歼日伪军3500余人,攻克中小城镇10余处。
  在大反攻中,华中军民英勇作战,解放县城30余座,攻克据点400余处,歼日伪军5万余人,为最后战胜日本侵略军作出了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