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刷厂 |
释义 | yinshuɑchɑng 印刷厂(卷名:新闻 出版) printing house 从事印刷品生产的单位。凡是批量生产的各种复制品,如书籍 、杂志 、报纸、图片、画册、地图、商标、帐册、 表格、 信封、日历、纸币、邮票、车票等印刷品,都是印刷厂的产品。 印刷厂复制印刷品的生产技术程序一般都分为 3个阶段:制备印版、用印刷设备实现图文的成批复制、按印刷品要求进行装订或成品加工。大型的印刷厂每阶段设一个或几个车间, 车间设有按工序划分的工段和小组。辅助部门常有机修车间、仓库及研究实验室。中型和小型的印刷厂有的只设工段和小组。 因为各印刷厂的产品、服务对象、工艺操作、生产规模均有很大差别,所以,除生产技术上的共性外,多具有各自的特征。从新闻报纸、图书出版、包装装潢、证券 、文化用品 、建筑装饰材料和零件印刷等大类来看,在新闻印刷方面, 世界各大报社几乎都有自己的印刷厂,而小型报纸则委托通用印刷厂排印。出版方面的书刊印刷厂一般为大、中型 ,具体情况各异 。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和中国的商务印书馆都是先成立印刷厂再逐步发展为出版社。有些出版社有自己的印刷厂和书店。而现代的美国唐纳利、联邦德国的蒙恩等出版集团,则将大型的印刷厂作为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包装装潢印刷厂随着各种工业的需要而设置和发展。轻工食品等厂有的自设专用印刷厂,有的借助于通用印刷厂。世界各国的证券票据印刷,多建有专厂由财政部门直辖,如日本大藏省印制厂;也有专设防伪造条件严格的印刷厂,为各银行印制钞券,如英国的德拉鲁印钞公司等。文化用品主要包括帐册 、抄本 、练习簿、记事簿和信封、信笺等。其印刷均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分别设厂印制。建筑装饰材料如墙纸、木纹纸等的印刷,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因一般批量大、需求稳定,多设专厂生产。零件印刷则含不属于以上各类的印刷,一般是为社会提供小量服务的印制名片 、请柬 、节日贺片、商品标牌、单据、报表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并向印制纸制品(如杯碟等)发展。 从工艺来看,新闻、出版印刷长期以铅印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逐渐转向胶印。而彩色图画印刷则一贯以胶印为主,也有部分采用凹印。包装装潢除烫金外主要用胶印,批量大的则用凹印。证券一般以专用凹印为主,辅以胶印。装饰材料主要采用凹印。至于文化用品、零件印刷的工艺,则视生产品种而定。此外,还设有为这些厂服务的专业厂如字模厂、排版厂、制版厂、装订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逐步建成了工种比较齐全、遍及城乡的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印刷工业体系。至1985年,全国有书刊印刷厂 180家,职工13万余人。国家新闻出版署是书刊印刷厂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一级的报纸印刷厂有36家,职工9000余人,都归报社管理。全国县以上以包装印刷为主兼印书刊等的印刷厂 6000余家,职工 80余万人。有价证券,如钞票和邮票的印刷任务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部所属印刷厂承担。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新建的乡镇印刷厂如雨后春笋,有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或集体与国营厂联合经营的,大都是小型、中型的零件印刷厂和装订厂。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轻印刷等简单方便的印刷系统在中国相继出现。编辑出版部门或个人作者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和排版软件,自行完成文字输入和编辑、校改工作,将排好的整页文字信息记录在软磁盘上,交给印刷厂进行制版、印刷和装订。由于加速信息交换的社会要求,印刷厂在组织上趋于分散化和专业化;在工厂管理方面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到1985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印刷企业有25528家,职工1326160人,不包括纸制品企业13671 家、720735人在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