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de
德(卷名:宗教)
  道教教义。“德”和“道”是道教教义核心的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整体。古时“德”与“得”通,学道而得道,是谓有德。《道教义枢·道德义》云:“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
  《老子》中多处提到“德”的概念,道教因袭其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为“有德”的思想,并加以衍化。认为“道之在我之谓德”(《宋徽宗御注西升经序》),因此“举事与德合”,德就可以“得之”(《老子想尔注》)。《老子》认为,根据“道”的准则,“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也认为个人要“积善阴德”,“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抱朴子内篇》);而治国之君以及忠臣辅佐则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于太平。
  道教提倡“德”和个人修炼相结合,“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神与道合,谓之得道”(《坐忘论》),并且按照众生均可修道成仙的思想,创造了一系列道功和道术,如服食、行气、房中术、守一、外丹、内丹等,从多方面探求得“道”的途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