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仫佬族文学
释义 Mulɑozu wenxue
仫佬族文学(卷名:中国文学)
  仫佬族约 9万余人(1982)。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宜山、柳城等县。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无文字。多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其文学以民间口头文学为主,有神话、传说、故事和民歌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仫佬族历史、地理、社会风貌及人民群众精神境界的生动反映。
  创世神话有《天是怎么升高起来的》,及反映洪水滔天、人类再生的《伏羲兄妹造人类》。传说有反映仫佬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风俗习惯及爱情生活的《垦王山》、《依饭节的传说》、《乐登仙迹》、《菩圣坳》、《出米泉》、《望郎石》、《三堆造罐》、《凤凰山和鬼龙潭》、《风雨亭的传说》及《同年桥》、《娋娘岩》、《鸳鸯石》等。
  民间故事以机智人物和表现传统伦理道德的生活故事为最多,其中以《潘曼的故事》、《穷女婿和他的财主岳丈》、《弟吉三戏财主佬》、《林狗与林猫》及《猪笼的故事》、《一个美梦》、《选丈夫》、《马脖子上的铜钱》、《猴洞取宝》等,流传较广。此外,还有许多言简意赅、优美动人的动植物故事和童话、寓言、笑话等。
  仫佬族的民歌,按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叫“随口答”,多是对唱式的“山歌”。由歌手即兴编唱,无固定内容,以情歌居多。第二种叫“烂口风”,是讽刺诗式的歌谣,多在比才斗智、抨击坏人坏事时唱,尖锐泼辣,格式不拘。也是由歌手随编随唱,没有固定的歌词。第三种叫“古条”,是一种传统叙事长歌,内容多是长期流行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如《木洛大王》、《伏羲兄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吕蒙正》、《八寨赵金龙》、《梁大造反》等。有基本固定的歌词,短的数十行,长的数百行。
  仫佬族民歌的结构形式,有四句、五句、六句直至几十句一首的,句式又有三字句、 六字句、 十一字句、六字头七字尾等,变化较多,一般都必须押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仫佬族开始产生了自己的作家文学。诗人包玉堂的作品较有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