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加勒比海
释义 Jialebi Hai
加勒比海(卷名: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Caribbean Sea
  又称中美洲海,或与墨西哥湾一起称为美洲地中海。位于南美大陆、安的列斯群岛、中美地峡之间。北面以尤卡坦海峡与墨西哥湾相连,东面通过岛屿之间的水道与大西洋相通。南北最宽处约1287公里,东西最长处为2735公里。面积为 275.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491米,最大水深7680米。
  地质地形  海底地形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委内瑞拉海盆和哥伦比亚海盆,中间被东北西南走向的贝阿塔海岭分隔;西部有尤卡坦海盆和开曼海沟,中间有从古巴岛上的马埃斯特腊山向西延伸的海底山脉所分隔,露出海面部分形成大开曼、小开曼等岛屿。海盆一般深度在4000米左右,开曼海沟平均深度为5000~6000米。从海地经牙买加到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以东,为拥有浅滩和珊瑚岛礁的牙买加海台所分隔。加勒比海海底是新生代沉积物,较深的海盆和海沟大部是红粘土;在海台上,则为抱球虫软泥;而在海底山脉和大陆坡上,则由翼足类动物的软泥组成。大多数岛屿的边缘都有珊瑚礁。
  气候  本海区属热带气候区,但受信风、海流和海区周围地形的影响,各地变化很大。全年以稳定的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4~10.7米/秒。每年6~11月,北部出现热带风暴(飓风),9月最频,风速可超过33.5米/秒,平均每年约出现 8次。降水量以6~11月间较多,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多米尼加沿岸,可达8890毫米。海区西北降水量最少,不足 250毫米,委内瑞拉岸外的博奈尔岛也仅 254毫米。全海区月平均气温在23~27°C之间,云量4~5成,雾很少见。
  水文特征  本海区主要为加勒比海流,它是由风生的圭亚那海流的大部分水体,通过小安的列斯群岛后形成的。主流经阿鲁巴沟道和哥伦比亚海盆一直向西,跨过牙买加海台后转向北,最后从尤卡坦海峡流入墨西哥湾。表面流速约为 28~83厘米/秒。主流轴上的最大流速可达139厘米/秒,在尤卡坦海峡可达167厘米/秒。此外,流速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到大于1500米深处,流速变得小于5厘米/秒。通过尤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的流量约为26×1063/秒,其中仅有6×1063/秒是较深的亚南极中层水,其余均为表层水和次表层水。海流的另一个特征是,沿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海岸 250米以浅处,存在着上升流。
  水团有表层水、 亚热带次表层水(水深为50~200米)、亚南极中层水(水深为700~850米)及大西洋深层水(水深为1800~2500米)。冬季,表层水的盐度是:南美沿岸、古巴南部和尤卡坦海盆均大于36.0;洪都拉斯沿岸海域则小于 35.5。夏季,海区南部比冬季下降0.5,北部则下降 1.0。亚热带次表层水盐度的季节变化不大,其核心部分的盐度是,委内瑞拉东面大于37.0,尤卡坦海峡处则降为36.7。亚南极中层水的盐度,全年均低于34.7。北大西洋深层水,水层均匀,盐度略低于35.0。温度分布具有热带性质,在100~200米处,有一个相当发达的温跃层。而在1500米以深,水温约为4°C,几乎没有变化。夏季表面水温南北部都在28°C左右,冬季为25°C左右。潮汐以不规则半日潮为主,潮差小于1米。
  生物资源  属大西洋热带生物区系。生物群落代表了白垩纪时期温暖海洋中残存的生物种群。生物资源有鲨鱼、飞鱼、海牛、沙丁鱼、金枪鱼、梭子鱼、海豚和刺鲅;盛产龙虾;还有海龟,以及抹香鲸、座头鲸及海豹等。上升流区初级生产力较高,是重要的渔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6 8: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