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林寺大殿
释义 Hualinsi Dadian
华林寺大殿(卷名: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Main Hall of Hualin Temple
  华林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屏山南麓,原称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改今名。寺内其他建筑均已毁圮,仅存大殿,为北宋乾德二年(964)吴越驻福州守臣所创建,是中国长江以南现存年代最早的木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保存着唐宋之间建筑的特点。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身南向,面阔三间,长 15.87米,进深八椽,宽14.68米,单檐歇山顶。殿前部(深两椽)原为敞廊,廊内设平棊,殿内彻上明造。后世在殿周围建围廊,故原建门窗和檐出不明,殿内塑像已无存。唐宋木构建筑的构架,一般分为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类。华林寺大殿内柱显著高起,属厅堂型构架。但其内柱柱头上又有高度近3米的栱枋,与四周檐柱上三层昂尾相接,形成一个不在同一标高上的铺作层(见斗栱)。所以,华林寺大殿的构架是一种特殊的厅堂型构架(见图)。


  大殿外檐铺作出两层栱、三层昂,第三层昂与令栱相交为昂形耍头,故为“出四跳七铺作双抄双下昂偷心重栱造”。斗栱用材硕大,其柱头栌斗68厘米见方, 栱高30~34厘米,足材角华栱高47厘米,昂通长达 8米余,铺作总高2.65米,总出跳2.08米,均居中国现存实例之首。
  殿内构件造型优美,如断面近似圆形的月梁,造型丰盈浑圆,线条流畅,动态感很强;昂嘴也斫成枭混曲线。这些特殊的造型处理,使大殿在古朴雄浑中显出南方建筑特有轻快秀丽的格调。
  福州僻处海隅,华林寺大殿中保留了一些早期建筑的处理手法,如梭柱、皿斗、单栱素方重叠的扶壁栱、柱间不用补间铺作等手法,在中原地区的运用可追溯到初唐、甚至南北朝时期,而北方现存唐建筑中却很少见。
  华林寺大殿中一些特殊的手法,如斗底有皿板蜕化的残迹,昂嘴、梁头雕作曲线,梁断面近圆形等,不仅在福建地区宋代建筑中较为流行,在日本镰仓时代和朝鲜高句丽时代的建筑中都有发现,可见这些手法的影响之大,流布之广。
  华林寺大殿的各部分比例很有规律,如正立面两次间间广与柱高基本相等,当心间间广则为柱高与次间间广的匇倍,使立面柱头以下部分为两个正方形与一个长宽比为匇的矩形;而横剖面中,两内柱的距离与柱高相等,也为一正方形,而内柱柱头上中平的标高恰为内柱高度的匇倍,说明大殿比例是经过仔细计算设计的。
  参考书目
 傅熹年:《福建的几座宋代建筑及其与日本镰仓“大佛样”建筑的关系》,《建筑学报》1981年第4期,北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