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尔松,┵.H. |
释义 | Ji'ersong 吉尔松,┵.H.(卷名:哲学) ┵tienne Henry Gilson (1884~1978) ![]() 吉尔松毕生致力于中世纪经院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认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主义是空前绝后的哲学体系,它促进了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基督教哲学超过了古希腊哲学。他强调指出,托马斯主义无论对中世纪哲学史还是对西方思想史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认为托马斯主义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在他看来,现代哲学思想渊源于中世纪托马斯哲学,而且托马斯·阿奎那先于R.笛卡尔提出理性问题,是现代理性主义的奠基人。吉尔松认为,托马斯主义为现代哲学开辟了道路,因而他一再主张“回到中世纪去”。吉尔松与其他新托马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一样,企图调和理性与信仰,认为哲学并不排斥神学,而是需要神学。基督教哲学的特征就是神学。现代哲学也并非真正反对神学,而是在建立一种自然的神学。他强调,真正的哲学必须以信仰为出发点。对理性来说,信仰是不可缺少的。信仰是人类知识的要素,信仰包含人类知识的全部价值,人的智慧无非是信仰的结果。他指出,基督教哲学特别是托马斯主义是真正的哲学,而真正的哲学历来和真正的宗教联在一起。古往今来,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信仰和神学,真正的哲学家也永远是神学家。吉尔松的目的在于使哲学回归于神学,使之像中世纪那样,与神学混为一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