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几丁虫
释义 jidingchong
几丁虫(卷名:生物学)
Chitinozoa
  已绝灭的一类亲缘关系不明、分类位置不定的海生微体古生物化石。单体或群体。大小50~2000微米不等,多小于500微米。外形为长颈瓶状、壶状或圆筒状等。壳囊主要由壳体和壳颈组成(少数不具壳颈);沿中央轴辐射对称。一端开口,称口端;另一端封闭,称反口端。表面光滑或具粒状、线状、刺状或皱状等各种纹饰。生存于5亿年前到3亿年前的奥陶、志留及泥盆纪。鉴于其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类几丁质壳壁,德国微体古生物学家艾森纳克(1931)最初将其作为一类独立的化石,命名为几丁虫。
  几丁虫壳壁质地极脆,壳体部分厚度大致均匀,向口端常渐趋变薄。壳壁结构有 1层、2层或3层者,外层常具纹饰。壳壁成分到目前尚无定论,不过,多认为属有机质,但非真正几丁质。几丁虫的分类主要依据外部形态、表面纹饰、壳体底缘特征等,亦有部分按内部构造划分。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列为几丁虫目,分两大类(亚目)、3科、50余属、400多种。巴里(1981)提出一个较为适用的分类方案,分几丁虫为口盖几丁虫及颈塞几丁虫两大类。口盖几丁虫下仅包括链几丁虫科及 4个亚科。颈塞几丁虫类含锥几丁虫科及瓶几丁虫科的10亚科。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几丁虫属动物界。主要说法有:①与原生动物有关;②属于或类似于某些已绝灭的后生动物的卵或卵囊,几丁虫壳壁的超微结构研究亦支持此说;③是一类独立的已绝灭的后生动物;④几丁虫壳囊是笔石原胎管之前的阶段,即所谓前原胎管(preprosicula)期的化石;⑤和浅水的沟鞭藻等藻及菌类有关。还有人认为几丁虫并非一自然类群,而是包括后生动物、藻菌类等的混合类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