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压制标本保护技术
释义 yazhi biaoben baohu jishu
压制标本保护技术(卷名:文物 博物馆)
Preserving Specimens in Laying
  防止压制标本发生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压制标本是利用压制脱水的方法,对自然标本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吸水纸法和硅胶法两种。吸水纸法固定平面标本,硅胶法固定立体标本。
  标本在固定和保存过程中会出现退色、变色、萎缩、变脆、霉变、虫蚀等现象,均为程度不同的质变。质变是标本发生了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①化学质变。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质变,主要是非酶褐变。干制标本在长期保存中, 由于吸湿而发生退色、变色等现象,这是由非酶褐变作用引起的。产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是羰氨反应,首要步骤为羰氨缩合,生成薛夫碱,再经环构化和阿马都利氏分子重排作用,便进入酮糖降解阶段,通过斯特勒克降解作用生成褐色色素。反应的最后阶段是醇醛缩合和生成黑色素的聚合反应。②生化质变。干燥脱水的固定方法并非不可逆的,固定处理没有破坏酶的结构,一旦遇到适宜条件,酶就会再度活跃起来。③生物质变。由微生物侵害引起的质变。微生物遇到适宜环境便开始活动,利用自身生产的酶分解被侵害物,破坏其表面组织,然后侵入内部,引起微生物降解。霉菌可产生降解花青素的酶,使色素裂解,引起标本退色。环境的温湿度条件,对微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温度在10℃,相对湿度为65~75%时,微生物即可造成危害。④光化学质变。紫外线可断裂有机物的C—H键,键断裂生成的游离基与氧反应,生成过氧化物游离基,随即生成氢过氧化物而进行光自动氧化反应。此外,色素吸收可见光后形成电子激发态,被激发的色素分子可与氧进行光氧化反应。⑤虫蚀。多种仓库害虫,可对标本进行蛀蚀、侵蚀或缀蚀等。
  压制标本保护,为了保护标本颜色,在固定前可先行预处理。例如用乙酸和乙酸铜处理叶子,可得到稳定的绿色效果;用亚硫酸钠水溶液处理植物材料,可防止非酶褐作用的影响。
  压制标本保护方法,可用高温覆膜,对于标本预处理和固定后,粘到白板纸上,然后送入护卡机覆膜,温度控制在120~140℃;其次,用除氧剂封袋,将标本连同除氧剂、除氧指示剂、变色硅胶干燥剂等一起,装入特制的透明袋中,立即封口保存。保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除氧指示剂和硅胶的颜色变化。再次,用树脂包埋,材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在树脂中分别加入1~4%固定剂和促进剂后,树脂很快固化为无色透明的玻璃态。在树脂尚未固化前,将标本置入,经固化、脱膜、抛光即可制成包埋标本。此外,存放压制标本的环境,要具备低温、通风、干燥和弱光照的环境条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