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謇 |
释义 | Zhang Jian 张謇(1853~1926)(卷名:中国历史) ![]() 张謇在经营实业的同时,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以经营实业所获盈余之一部和劝募所得,在本地先后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和十余所职业学校以及图书馆、剧场、医院等;其中纺织学校、农业学校和医学学校成绩最好,后来三校扩充为专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水产专门学校、中国公学、复旦学院、南京高等师范等。张謇因创办实业、教育卓著成效而名噪东南,清末江苏学务处成立,张謇被推为议长,并任中央教育会会长,清廷曾给以三品衔聘为商部头等顾问官。 在清末的立宪运动中,张謇居于重要地位。1906年9月,与江、浙、闽立宪人士组织预备立宪公会任副会长。1909年江苏咨议局成立,任议长,他发动各省咨议局代表进京联合请愿,要求召开国会。1911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使张謇大失所望。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张被任为实业总长。未就职。张支持袁世凯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政府大权。1913年出任北洋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次年农林、工商两部合并为农商部,仍任总长。1915年,因不满袁世凯公然恢复帝制,辞职南归。返乡后继续从事实业、教育和地方自治事业,均获得可观的进展。由于北洋军阀连年混战、外商对华倾销,加之沿海盐垦连年遭灾、花贵纱贱,使张謇所经营的大生资本集团各企业负债累累,陷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他曾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都无法实现。1923年被迫将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各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被债权人上海、金城等银行接管。1926年8月24日,张謇因病在南通逝世。著有《张季子九录》、《柳西草堂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 参考书目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上海,1958。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附年谱年表》,中华书局,上海,193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