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仲马
释义 Xiaozhongma
小仲马(卷名:戏剧)
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1895)
  法国作家、戏剧家。亚历山大·仲马的俗称。著名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的作者亚历山大·仲马的儿子,因与父名相同,世人以“大”、“小”仲马加以区别。
  1823年,大仲马在巴黎与缝衣女工卡特琳娜·拉贝同居,1824年7月28日生下小仲马。由于嫌拉贝身份卑微,大仲马拒不娶她为妻。小仲马就成了私生子,靠母亲辛劳抚育,直到7岁那年才在法律上获得父亲的承认。身为私生子的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歧视和讥讽,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由父亲认领后,又受到溺爱,使他从18岁起陷入荒唐的生活。几年后,在大仲马的文学才能的熏陶下,他开始文学创作。1848年,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问世,声名大振。此后,他便主要从事戏剧创作。1852年,他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茶花女》上演,获得极大成功。其后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戏剧作品有《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20余部。1875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95年11月27日去世。
  《茶花女》和同名小说都是根据作家本人早年的一段恋爱经历写成的,情节也大致相同:妓女玛格丽特偶然结识了涉世未深的税务官之子阿芒,阿芒赤诚的爱激发起她对真正爱情的向往,但阿芒的父亲却以他们的结合会毁掉阿芒的“前程”,迫使她离开了阿芒。阿芒误以为她背信弃义,愤然羞辱她。她终于在悲伤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死去。通过这出恋爱悲剧,作家愤懑地控诉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剧本《茶花女》把阿芒之父逼迫玛格丽特同阿芒断交、阿芒无情地羞辱玛格丽特等情节,作了更加突出的描写,并且让阿芒赶在玛格丽特咽气之前来同她作垂死之别,比小说的主题更鲜明,锋芒更锐利,也更具感人的艺术力量。
 


  小仲马的其他剧作,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高低不一。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金钱问题》,写一毫无道德的银行家,欲娶一清贫女子,将一笔巨款作为嫁妆记在她的名下,一旦破产好当作东山再起的资本。但他的投机丑行败露,姑娘拒绝嫁给他,他的唯利是图也遭到世人的鄙夷。《私生子》,写一个富人诱惑一个女工,女工怀孕后被抛弃,后来私生子成名,宁愿和母亲相依为命,拒不认父。《放荡的父亲》,写一荒唐的老人和儿子同时追求一个少女,后来他得知儿子与这少女相爱,良心不安,遂改邪归正。《欧勃雷夫人的见解》,写一年少无知的姑娘有了私生子,虽然悔悟,却为社会偏见所不容;然而一个富于同情心的青年却在母亲支持下向她求婚。《克洛德的妻子》,写科学家克洛德之妻道德败坏,当她为一间谍集团窃取克洛德发明的新式武器时,被克洛德击毙。《福朗西雍》,写一聪明的妻子如何惩罚和教训对她不忠实的丈夫。
  小仲马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深有所感,认为“任何文学,要不把道德、理想和有益当作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他的戏剧创作题材并不宽广,大都围绕着资本主义社会上层阶级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生活的一个侧面。
  小仲马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话剧《茶花女》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开端的标志。他的剧作不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谨严,语言流畅,富有抒情意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