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文 |
释义 | yiwen 彝文(卷名:民族) Yi writing system 中国彝族固有的文字。旧称“罗罗文”或“倮文”,史书有称为“爨文”的。爨原为姓氏,后变为族名。唐樊绰《蛮书》名类篇中即已称彝为爨,明、清以来的汉文方志中多称彝族文字为“爨字”,如《天启滇志》卷三十《爨夷条》:“有夷经,皆爨字,状类蝌蚪。” 彝文属于表意文字,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从形体上看虽与汉字很接近,实际不是从汉字演变出来的。但从彝文的体制来看,有些是仿汉字造字法的。如彝文中也有指事、象形文字。彝文的象形文字也同汉文一样,越往后期,象形作用越小,如“头”今彝文作“”明代《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和较古的彝文抄本中多作,还有的写成“”的,头上还保留着毛发,更接近于象形。又如“饭”,“肩胛骨”,还有以较突出的部分象形的,如“脸”,突出鼻形,因鼻在面部是较突出的部分。在象形字中有的近似汉字的会意字,如“孵”,表示鸟在有卵的巢上孵幼雏的意思。由于彝文字数较少,全靠象形表意字不能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同音假借字越来越多,因此有的学者则认为是一种音节文字。 彝文创自何时,向无定论,今存彝文文献、古籍,过去中外学者认为最早见于明代刻石。如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劝县的《镌字崖》,刻有彝、汉两种文字,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刻石。稍晚的有贵州大方县安氏土司彝汉对照的《千岁衢碑记》,镌于嘉靖丙午年(1546)。近年大方县又发现明代的铜钟,钟面铸有彝、汉两种文字,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是现存最早的彝文文献。(见彩图)大方县水西大渡河石桥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有《水西大渡河建石桥碑记》,刻有彝、汉两种文字,彝文记述水西土司安氏世代历史,共有1922个字,是现存字数最多的彝文刻石,也是研究彝族社会历史、风俗习惯的珍贵资料。(见彩图) 彝文经书,主要是手抄本,刻本很少。彝文书写一般由左向右直书,四川凉山一带彝文一般由右向左横书。经书以有关宗教作祭的较多,也有部分历史、哲学、文学、医药的书籍,约可分为9类:①祭经:专记宗教祭祀的渊源及仪式。②占卜:记载各种占卜术,如兽骨卜、鸡骨卜、卦版卜、牲血卜、鱼卜、鸡卵卜、草卜、画地卜、签卜,以及占梦问课等。③历法:记天文节令、岁月、冲克等。④谱牒:各支系之宗谱及其发源地。⑤诗文:古人之诗歌及理论作品,如女诗人普筹荷格之《抗婚歌》,流传至今。⑥伦理:记日常应守之条律及待人接物的态度。⑦历史:记历代先祖的功绩及各种建树,如《彝汉天地》中即记载彝族与汉族之历史关系。⑧神话:如洪水神话和巫师渡海下凡等。⑨译著:多为以彝文翻译其他民族文献,或根据本族之风俗习惯加以注释。如彝文所译之《太上感应篇》,每节都有注释及讲解,讲解中反映出彝族的习俗及其对于人生的看法。 现存彝文经书手抄本中,大量使用同音假借字。由于彝语有 6个方言,各地方言差异较大,代音的文字也因地各异,是造成彝文经书难解的原因之一。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各方言区服务,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已制订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设计“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这个试行方案已在四川彝区推行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