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形训
释义 xingxun
形训(卷名:语言 文字)
  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解说字义的训诂方式。据形说义,在先秦古书里已经出现。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这些都是从字形的结构上讲字义的。“武”字从止从戈,意思在于武以定乱。“蛊”字从虫从皿,皿中有虫,有如腹中有虫为害。“公”字从八从厶(私),八是背的意思,所以说“背私为公”。汉代许慎作《说文解字》是注重解说文字形义的书,其中字下所加训释属于形训的例子很多。举例如下: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小:“物之微也。从八。见而分之。”
  公:“平分也。从八厶(段玉裁注:八厶背私也。八犹背也。朝非曰:背厶为公)。”
  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段玉裁注: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品:“众庶也。从三口。”
  喿:“鸟群鸣也。从品在木上。”
  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这些都属于形训。形训只是训诂的一种方式,用意在于推求造字的本义。不过往往出于主观的推测,最初造字的原意有时是很难说的,只有从古文字中可以窥见一部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