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丹毒
释义 dandu
丹毒(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erysipelas
  皮肤突然鲜红成片状,并迅速蔓延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发于头面部的叫抱头火丹;发于胸腹腰胯的叫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叫流火;新生儿丹毒叫赤游丹。鲜红如丹,一般好发于小腿和头面部。治疗以凉血清热解毒为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丹熛之名,即指丹毒。隋代《诸病源候论》描述其症状为皮肤如涂丹之状,或发手足,或发手上,皆是风热火毒所致。
  丹毒多因火邪侵犯、血分热毒郁于皮肤而发;或因皮肤黏膜破伤,如鼻腔黏膜破碎、皮肤擦破、脚趾间糜烂、毒虫咬伤、小腿溃疡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
  此病初起多有怕冷、高热、头痛、骨节酸楚、纳呆、便秘、溲赤、舌质红、脉洪数或滑数等全身症状。继而皮肤先出现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略高出皮肤表面,边界清楚。按压时红色稍退,放手后皮色立即变红。重者红肿处伴发瘀点、紫癜,或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有时一面发展,一面消退,如在红斑向四周扩散的同时,中央处由鲜红转暗红或棕黄色。一周左右发生脱屑,逐渐痊愈。偶有化脓或皮肤坏死。
  丹毒因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也各有其特征。①发生于头面部者,以发热、头痛为主,治宜散风清火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②发于胸腹腰胯者,以疼痛、气闷为主,治宜清肝泄热利湿,方用柴胡清肝汤加减;③发于下肢者,容易反复发作,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萆薢渗湿汤合五神汤加减。严重者,可引起毒邪内攻,证见壮热神昏、谵语烦躁、苔黄糙、舌红绛、脉洪数。治宜凉血清热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新生儿丹毒,症状重、有危险,应按此症治疗,配合西药抢救。
  外治:用金黄散或玉露散冷开水调敷,时时用冷开水湿润。也可用砭镰法,患部消毒后,用三棱针轻浅刺皮肤出血,以泄热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