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居庸关
释义 Juyong Guɑn
居庸关(卷名:军事)
  中国古代长城重要关口。旧称军都关,亦名蓟门关、纳款关。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12公里之军都山关沟中段。是古代北京通塞外的咽喉要道。居庸最初为塞,《吕氏春秋》载:“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居庸称关始见《汉书·地理志》:“居庸有关。”北魏、北齐修筑长城并与关城连接,遂成为长城关口。明洪武二年(1369)重修、增筑。后置千户所、设卫。明景泰元年(1450),关址南移4公里(即今存居庸关城),并于关沟南(今南口)、北(八达岭关城)两端建外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军都山西接太行,为北京西北屏障。关沟(古称军都陉,为太行八陉之第八陉)西北—东南走向,长20公里。居庸关城两侧,高山夹峙,旁有巨涧深沟、悬崖陡壁;北恃八达岭,南屏南口,易守难攻,素有“铁门”之称。东汉元初五年(118), 鲜卑人攻居庸关未遂。南宋嘉定六年(1213),成吉思汙两次攻金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皆受阻于居庸,后遂改经黑林沟(今关沟东,俗称扎八儿道)才进取中都。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战夺大同,陷宣府,攻居庸不下,遂绕道柳沟(今北京延庆县青龙桥东),取南口,陷京师,明亡。今关城尚存,为著名游览胜地,有京包铁路经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