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中山
释义 Sun Zhongshɑn
孙中山(1866~1925)(卷名:社会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原名文,字德明,号日新,1886年改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故名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925年 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领导了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等学说和政策主张,在近代中国有巨大影响。在人口思想方面,他把人口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实力,认为人口的增减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人口兴旺则国力强,人口众多的民族不易被异族征服和同化。如果中国人中了T.R.马尔萨斯学说的毒,百年以后,中国人口停滞而外国人口增加很多,中国就有亡国灭种之祸。他既反对盲目减少人口,更主张增强中国的政治力和经济力,以抵御列强的侵略。他亲自制订实业计划,宣称:“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民主主义与社会革命》),主张“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解决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同时,他主张从沿海、沿江人口稠密的省份,移民到土旷人稀、急待开发的蒙古和西北地区;为了移民垦荒,国家应当给移民以政治与经济的种种优待,并发展交通事业,特别是兴建铁路。此外,他强调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并举,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平,增强全民族的人口素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