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戒日王
释义 jieriwang
戒日王(卷名:外国文学)
慔īlāditya (590~648)
  印度 7世纪上半叶在位的帝王。名喜增,积极赞助文化学术活动,本人也从事文学创作,归在他名下的著作有诗歌一种:《八大灵塔梵赞》(梵文原本已佚,现存宋代法贤的汉语音译本和意译本);戏剧三种:《璎珞传》、《妙容传》和《龙喜记》。《璎珞传》是四幕剧,描写优填王爱上一个宫女,为王后所嫉妒,最后发现这个宫女原来是海岛的公主,因航海途中沉船遇救,才改名换姓成了宫女,于是皆大欢喜,王后同意优填王娶公主为妃。《妙容传》也是四幕剧,剧情与《璎珞传》大致相同,只是最后发现那个宫女原来是王后的远房堂妹。《龙喜记》是五幕剧,取材于现已失传的佛教典籍《持明本生活》,写持明国的云乘太子恋爱结婚和以身代龙供金翅鸟食用的故事,宣扬佛教提倡的“舍身饲虎”一类的自我牺牲精神。我国唐代赴印求法的高僧义净曾记述说:“戒日王取云乘菩萨以身代龙之事,辑为歌咏,奏谐弦管,令人作乐,舞之蹈之,流布于代。”(《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此剧在我国有藏语译本(属于《丹珠藏》中《本生部》的一种)和吴晓铃译的汉语译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