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旋扭构造体系 |
释义 | xuanniu gouzao tixi 旋扭构造体系(卷名:地质学) rotational shear structural system 地壳局部旋转扭动,或旋转剪切作用产生的构造体系。旋扭构造体系的组成可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旋扭中心,或称旋扭轴,在地质构造上表现为穹隆状隆起的称为砥柱,表现为下凹的盆地或低地的称为旋涡,但也有许多旋扭中心没有明显的地质表现,这样只是相对的力的作用中心,靠近旋扭中心的部分,一般称为内旋层;另一部分是围绕着核心部分出现的向同一方向凸出的弧形褶皱或断裂,一般称为外旋层,它们的旋扭轴或水平、或直立、或斜立。规模较大的旋扭构造的旋扭轴大都是垂直或近乎垂直的,也就是说大规模的旋扭构造大都是水平扭动的结果。旋扭构造体系已发现的有帚状构造、S型与反S型构造、莲花状构造、环状构造、涡轮状构造、歹字型构造和连环式旋卷构造等。 帚状构造 由一系列弧形结构面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致向一端撒开,向另一端收敛,有时在其凹且收敛的方面还有砥柱或旋涡,总体形态类似扫帚(图1)。 ![]() 反S型和S型构造 由单式或复式褶皱组成的褶皱带,或由挤压带与压扭带形成的构造,有时展转弯曲呈现反S状或S状。这种形状的褶皱带或构造带,有的起源于旋扭运动,有的则由两种不同方向的扭动联合作用形成的。后者,如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区反 S型背斜构造带(图2)、 ![]() 莲花状构造 由大致同心的弧形旋扭断裂面或褶皱群构成的一种旋卷构造。形若莲瓣。又称环状构造。在一般情况下,莲花状构造是由直立的或近乎直立的弧形横冲断裂面(亦即旋回面),围绕着一个核心地块(亦即砥柱)所组成,通常没有全部封闭,而留有一个梗子。砥柱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1955年李四光在大连市西郊白云山庄首次发现规模较小的莲花状构造(图3), ![]() 涡轮状构造 一种发育完好的旋扭构造。主要特征是,一系列弧形褶皱或断裂围绕着砥柱或旋涡大致呈涡轮状或放射状展布。又称旋涡状构造或辐射状构造。例如中国湖南香花岭地区由 3条张扭性大断裂组成的辐射状构造(图4);河北青龙县红旗杆地区由若干条放射状和环状以及介乎它们之间的压扭性断裂联合组成的涡轮状构造(图5)。 ![]() ![]() 连环式旋卷构造 岩块或地块发生水平旋扭时,引起相邻的岩块或地块相反的扭动而形成的旋卷构造。它所属的各旋卷构造所显示的运动方式是统一的、协调的。出现在中国四川华莹山脉以西的莲花状构造和邻近的旋卷构造即是一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