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崔浩
释义 Cui Hao
崔浩(?~450)(卷名:中国历史)
  北魏大臣。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崔浩博览经史,善于书法,兼通阴阳术数。处理政务主张先修人事,次尽地利,后观天时。明元帝时,崔浩从北魏游牧民族初入中原的情况出发,劝阻了迁都邺的计划。他认为拓跋氏不立太子的传统不利于政治上的安定,建议明元帝立长子拓跋焘(即魏太武帝拓跋焘)为副主,从此北魏立太子成为制度。太武帝时,崔浩三次力排众议,主张攻灭赫连夏(427),主动大规模出击柔然(429),攻灭北凉沮渠氏(439)。柔然的大溃败和夏的覆亡,使北魏得以解除政治上和军事上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北凉沮渠氏的灭亡,使北魏得以打通西域商道,并从河西输入遗存的中原文化,有利于北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崔浩出身于当时第一流高门清河崔氏,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者皆为士族。崔家世奉道教,崔浩也信道甚笃,师事寇谦之,对于太武帝废佛起了促成作用。崔浩不顾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还想按照汉族世家大族的传统理想,整理和分别规定氏族的高下,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他主持编纂的国史,又直书了拓跋氏皇室一些避讳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因而得罪于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被杀。崔浩宗族以及崔浩姻亲、高门士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因此株连,并受族诛。(见彩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