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十三陵
释义 Ming Shisan Ling
明十三陵(卷名:考古学)
  明代13个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下。明代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至末帝崇祯朱由检止,共计14帝,除景帝朱祁钰因故别葬金山外,其他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其名称依次为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陵。1956年由夏鼐主持发掘了明定陵。陵区北、西、东三面环山,各陵都建在山下。以长陵为中心,向左右排列。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区周围40公里,四周因山设有围墙,大红门是陵园的大门,门前有石牌坊、下马碑,门内有神路通各陵。神路中央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周围有4个石华表。神路两侧除神道石柱外,又有石兽24个,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4个,都是两卧两立。石人12个:内有武臣、文臣、勋臣各 4个。石人石兽均用整块白石雕成。神路中央的棂星门也用白石砌建。各陵园的建筑布局大体相同。陵门前有无字碑,门内有祾恩门和祾恩殿。祾恩殿是专为祭陵用的 (见彩图)。殿后有牌楼门、石五供,再后有宝城环绕。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宝城内封土下面的地下宫殿,是埋葬皇帝、皇后的(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各陵都葬皇帝一人,皇后人数不等。建筑规模以成祖朱棣的长陵最大,末帝朱由检用的是田贵妃的墓室,规模最小。
  各陵都有管陵机构“神宫监”,设在各陵附近,也有护陵的“卫”,有种植祭祀用瓜果的“园”。此外还有拂尘殿、行宫、神马房、祠祭署、朝房等建筑,现已不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