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yu
芋(卷名:农业)
Colocasia esculenta
  天南星科(Araceae)芋属多年生草本。又名芋艿、芋头。在温带作一年生作物栽培。以球茎供食用。起源于印度和马来亚、中国南部等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战国时《管子·轻重甲》中就有关于芋的记载,西汉《氾胜之书》详细记载了种芋法。芋随原始马来民族的迁移而从菲律宾、印度传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至今当地人仍作为主食;也从印度传到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以至欧洲,但欧洲人很少食用。16世纪,芋由太平洋夏威夷等岛屿传入美洲。现在世界上的栽培面积以中国最大,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及台湾省,其次是长江及淮河流域,华北很少栽培。
  形态和类型  根为白色肉质纤维根,根毛少,吸收力较弱。茎为地下球茎,圆形、椭圆形或圆筒形。茎上具叶痕环,节上的棕色鳞片毛为叶鞘残迹。节上腋芽可能发育成新的球茎,因此可从母芋上长出子芋,再长出孙芋、曾孙芋等。有的品种也可发育成葡匐茎,在其顶端膨大成球茎。球茎的结构主要由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组成,包括皮层及髓部,其中分散着维管束。导管很大,与叶片导管相通,直抵气孔、水孔附近,这是芋适应沼泽环境而形成的内部结构特征。叶互生,叶片大,长约25~90厘米,宽约20~60厘米,多为盾状长心脏形。叶柄长约40~180厘米,中空、绿色、红色、紫色或黑紫色。叶的结构具水生植物特征,有明显的气腔,木质部很不发达。花为肉穗花序,栽培种很少开花。浆果。染色体数2n=28。


  中国栽培的芋属于两个变种,类型及品种极为丰富。
  叶柄用变种(var.petiolatus)叶柄细嫩可供食用,球茎不发达或品质低劣不可食,如四川武隆叶菜芋。
  球茎用变种(var.cormosus)以肥大的球茎供食用。依母芋和子芋的发达程度以及子芋的着生习性分为 3个类型:①魁芋(f.solitarius)。食用部分以母芋为主,子芋较少较小,母芋重可达1.5~2千克,占球茎总重量的一半以上,品质优于子芋。淀粉含量高。质地为粉质,香味浓。中国南方广东、广西、台湾及福建中、南部栽培较多,以广西荔浦芋为最著名。②多子芋 (f. globuliferum)。母芋大于子芋,但子芋多,总重及品质均超过母芋,质地一般为粘质。又可分水芋及旱芋两个副型。中国以长江流域栽培最盛,主要品种有杭州白梗芋、四川红嘴芋、长沙雪芋等。③多头芋 (f.compactus)。球茎分蘖丛生,母芋与子芋及孙芋无明显差别,互相密接重叠成整块,质地介于粉质与粘质之间。一般为旱芋,如广东九面芋、莲花芋等。
  栽培  芋喜高温多湿环境,球茎发育以27~30℃为宜,不耐强烈日照及干旱。水芋多栽于水田、低洼地或水沟,旱芋多栽于土层深厚、湿润的土壤。播种时选母芋中部着生的饱满子芋作种,多头芋则切成小块。旱芋可直播;水芋必须育苗。种芋顶芽形成新株后,基部短缩茎膨大发育成母芋,并依次着生子芋、孙芋。由于其着生部位不断上升,种芋需深栽(深度约为15厘米)。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尤需施足钾肥,以利球茎形成和淀粉积累。子芋、孙芋形成过程中,其顶芽易抽生叶片,消耗养分,球茎也易随叶片增加而露出土面,从而降低品质。故需培土以抑制顶芽抽生,促进球茎肥大,并发生不定根,增强抗旱能力。在中国南方,培土一般在6~7月间地上部旺盛生长,和8~9月间母芋迅速膨大、子芋和孙芋开始形成时进行2~3次。主要病害有腐败病及疫病,害虫有斜纹夜蛾等。
  用途  球茎含淀粉10~25%,蛋白质2~3%。可作蔬菜,也可代粮,或晒成芋干食用。还可提取淀粉,作芋泥罐头。芋花柄和叶用芋的叶柄也可作蔬菜或饲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