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heng
筝(卷名:音乐 舞蹈)
  拨奏弦鸣乐器。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筝的历史悠久,“筝”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李斯列传》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春秋战国时期,筝已流行于秦地(今陕西省),史称“秦筝”。后汉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
  构造和形制  筝的制作主要取材梧桐木,并用“刳桐为体”和“匣式拼合”两种方法制成。音箱呈长条形,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在底板上开设两个音孔(古称“越”)。筝分筝首、筝身、筝尾 3部分。以前后弦梁为分界,右端前梁为筝首,左端后梁为筝尾,两梁之间为筝身(古称“隐间”)。筝面张弦,弦距均等,每条弦下设筝柱(古称“雁柱”,即弦马)。筝柱用象牙、紫檀、红木等材料制成,可以移动,以调节音高,并用于转调。筝在汉、晋以前设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来为15弦、16弦,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至18弦、21弦、25弦,筝弦也由传统的丝弦改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并试制出机械变音装置,便于快速转调的“变调筝”。


  筝按五声音阶(sol、la、do、re、mi)定弦,二变之音(fa、si)由左手按筝柱的左侧弦段取得。筝的常用调为C、D、F调,转调方法主要采用按弦变调和移柱变调两种方法,即通过左手抑按筝弦,控制弦的张力或移动筝柱调节弦长的办法变调。筝的音域是:13弦筝G~c2(C调五声音阶),16弦筝A~a2(D调五声音阶),18弦筝A~d3(D调五声音阶),21弦筝D~d3(D调五声音阶),25弦筝G~e3(C调五声音阶)。现在常用的是21弦D调筝。
  演奏技法  筝的演奏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右手职弹,用拇、食、中、无名4指拨弦发声,控制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左手司按,用食、中指或中、无名2指捺抑筝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风格韵味。左手司按为其技法的主要特色,同时也要职弹,技法与右手相同。右手的主要技法有:托、劈、勾、剔、抹、挑、摘、打、花、撮、轮、摇等。左手的主要技法有:吟、颤、揉、按、推、滑、点、泛等。筝的发音浑厚明亮、音韵优美华丽,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常用于独奏、重奏、歌唱的伴奏及器乐合奏。
  风格、流派  筝广泛流传于民间,根据流行地区的不同,并融合了各地区的民歌、说唱、戏曲等民间音乐,形成了以不同音韵特点和独特演奏技法为特色的地方流派。近代有代表性的流派以河南、 山东、 潮州、客家、浙江等地较为著名。
  河南筝曲分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风格明朗粗犷、泼辣高亢,富有韵味。代表人物为魏子猷、曹东扶、王省吾、任德志等。代表曲目有:《天下大同》、《闺怨》、《上楼》、《陈杏元和番》、《陈杏元落院》、《高山流水》、《苏武思乡》、《新开板》、《山坡羊》等。
  山东筝曲取材于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民间小调等,音调刚劲有力,华丽明快,音韵铿锵悠扬。代表人物为黎连俊、张为昭、赵玉斋、高自成等。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鸿雁捎书》、《嘤啭黄鹂》、《美女思乡》、《四段》、《凤翔歌》、《降香牌》等。
  潮州筝曲是以丝竹乐为主要内容,分套曲和小曲两大类,用调分“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它的音调婉转柔美,音韵典雅含蓄。代表人物为林永之、苏文贤、郭鹰、高哲睿、徐涤生等。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粉红莲》、《柳青娘》、《昭君怨》、《浪淘沙》等。
  客家筝曲主要有大调、串调、小调 3大类,用调分“硬线”、“软线”。它的特点是音韵古雅大方,委婉质朴。代表人物为何育斋、罗九香、饶竞雄等。代表曲目有:《出水莲》、《蕉窗夜雨》、《玉连环》、《崖山哀》、《薰风曲》等。
  浙江筝曲主要以丝竹乐、民间乐曲、套曲、民歌小调为内容,它的音韵淡雅含蓄,流利华美。代表人物为荫椿、王巽之等。代表曲目有:《云庆》、《四合如意》、《高山流水》、《将军令》、《月儿高》、《海青拿天鹅》等。
  1950年后,全国各高等音乐院校设立了筝专业,并出版了《古筝弹奏法》(曹正著),《筝曲选集》(赵玉斋编)等教材。在筝曲的创作上也出现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手法新颖的作品,如《庆丰年》、《闹元宵》、《幸福渠》、《春到拉萨》、《战台风》、《丰收锣鼓》、《东海渔歌》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2: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