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戟 |
释义 | ji 戟(卷名:军事) halberd 中国古代一种将戈的勾、啄和矛的直刺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格斗兵器。 由戟头和戟柄组成(图1)。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戟”。 在商朝,戟还处于萌芽时期,现仅在河北省藁城县殷墓中发现过一件。西周时期,出现把刺、胡、援、内合铸成“十”字状的青铜戟(图2),但其战斗效能并不突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绝迹。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由青铜矛头和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头联装在一起的青铜戟(见图1)。 据《考工记》记载,它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被称为“车之五兵”,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春秋晚期步骑战兴起,青铜联装戟又成为步、骑兵的利器。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在一根长柄上装有2个或3个戈头,称为“多戈戟”(见彩图)。 战国晚期开始,钢铁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产生了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图3a)。在西汉,“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到西汉末,“卜”字形戟的形制又发生了变化,侧出的小枝渐次向上弯曲(图3b),东汉以后则变为硬折向上(图3c),从而更增强了前刺的功能。至于原有的勾、啄功能,则随着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晋朝以后,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长兵器多用矛,隋唐又兼用长刀。于是戟就逐渐脱离实战,成为只表示等级身分的仪仗礼兵,即所谓“棨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