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排湾语
释义 pɑiwɑnyu
排湾语(卷名:民族)
Paiwan language
  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语言中的排湾语群。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南部屏东县和台东县的山区,使用人口约5万。可分成东南部和西北部两个方言,东南部方言分布于来义、太麻里、狮子、土坂等地,西北部方言分布于三地、筏湾等地。排湾语(以来义话为代表)的特点如下:
  语音  ①有p、b、v、m、t、d、n、l、堭、扷、s、r、唓、嫧、慯、d懍、k、ɡ、嬜、q、夿等21个辅音,②有j、w两个半元音,③有i、媅、a、u4个元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般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声调无音位价值。
  语法  ①有作为格助词的冠词,位于名词、代词前,是名词、代词作主语、定语、宾语的标志。②名词有一般名词和人名专有名词两大类,在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时都要分别在前面加相应的冠词。③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在作领属性定语或宾语时前面需加冠词。④动词有体、时、态、式等语法范畴,分“插入”和“非插入”两类。插入类是以插入中加成分来表示未完成体、现在时、主动态、直陈式。非插入类以词根本身或词根重叠表示以上语法意义。⑤形容词重叠后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作状语也在中心语前。⑥否定副词 ini“不”在动词、形容词前。⑦谓语在句首,主语在后,宾语在动词谓语后,主语一般在宾语前,但有时宾语也可以在主语前。在需要强调的情况下,主语也可以在谓语前。
  词汇  ①词大多为多音节的。②在词干前、后、中间加附加成分或词干重叠是构词的主要手段。前加成分有:i-、妱i-、妱a-、la-、l媅-、 嫧i-、ma-、m媅-、mi-、min-、mu-、nu-、pa-、p媅-、pi-、pu-、ru-、sa-、s媅-、si-、ta-、堭a-、妱isan-、ma妱a-、mal媅-、mar媅-、masi-、masu-、maru-、matu-、muri-、nasa-、 pa妱a-、r媅ma-、sar媅-、s媅mu-、慯ara-、慯alu-、慯ari-、慯au-。中加成分有:-媅m-。后加成分有:-an、-媅n。前、后加成分有:妱a--an、妱ala--an、 妱ana--a嬜a、妱ina--an、 ma妱a--l、pu--an、si--an。 中、后加成分有:-in--an。前、中加成分有妱isan--媅m-。③单纯词重叠构成复合词,意义相应发生变化。④词汇中有一部分来源于汉语闽南话和日语的借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