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托克托日晷
释义 Tuoketuo Rigui
托克托日晷(卷名:文物 博物馆)
Sundial from Togtoh
  中国汉代的日晷是观测太阳方位角的仪器,是漏壶的校准器,二者相配合,可以测时。此晷于1897年出土于内蒙古托克托县,有些书误记它的出土地点为贵州紫云。这是汉代日晷中唯一完整的实例,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晷以方形的致密的泥质大理石制成,因石质细腻,曾被称为“玉盘日晷”。此晷边长27.4厘米,厚 3.5厘米。晷面中央为直径 1厘米的圆孔,不穿透。以中央孔为心刻出两个同心圆,内圆与外圆之间刻有69条辐射线,占圆面的大部分,而余其一面未刻。辐射线与外圆的交点上钻小孔,孔外系 1~69的数字。各辐射线间的夹角相等,补足时可等分圆周为 100份,正与一日百刻之数相当。另外,在晷面上还刻有“ TLV”纹,但粗率而不规整,且掩去了部分数字,应是后来补刻的。
  使用时,先将日晷放正摆平,然后在晷心大孔中立“正表”,在外圆的小孔中立“游仪”。将正表与游仪照准日出、日入时的太阳位置,就可以计算出当日的白昼长度,使掌漏者据以调整昼夜漏刻,确定换箭日期,并且,漏壶的流速还可据日晷测日中加以校准。此晷虽然汉代也称“日晷”,但它与后世用于测时的日晷,从概念上说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赤道日晷,不仅能直接测出时刻而且还能测定节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它仅用于测定方向。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所藏另一件此类日晷,传说是1932年在洛阳金村出土的,晷面刻纹与托克托日晷极相似,但所刻数字的书体枯槁呆滞。将二者的拓片重叠透光观查,有些文字的笔道竟可重合。所以后者应是现代人据托克托日晷摹刻的仿制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