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磁州窑瓷器 |
释义 | Songdai Cizhouyao ciqi 宋代磁州窑瓷器(卷名:文物 博物馆) Porcelain of the Cizhou Yao of the Song Dynasty 磁州窑是中国宋代北方重要瓷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磁县境内,以观台镇、彭城镇为中心。因磁县宋属磁州,故名。该窑创烧于北宋初,经金元至明清,经久不衰。明曹昭《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淛《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等文献对磁州窑均有记述,但记述并不全面,也很不公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磁州窑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局部发掘,揭示了以“观台镇”、“彭城镇”为中心的磁州窑窑场的分布、各窑口制品种类、工艺技法、装饰风格及历史沿革。 磁州窑产品专供民间,绝大部分产品为民众生活日用的饮食具、酒具、梳妆用具、灯具、寝具、供器以及小动物形玩具等,品种丰富,既有白与黑单色釉,又有白釉绿斑、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刻花、白釉黑剔划花、白釉黑绘、白釉黑绘划花、绿釉黑剔、绿釉黑绘、珍珠地刻花、三彩釉和红绿彩绘等,按装饰技法划分不下12种。其中以白瓷为主,白釉黑花最有特色,享有盛誉并影响四方。河南、山西、江西等地区的部分瓷窑都烧制具有磁州窑风格的白釉黑花器。器类有碗、盘、碟、杯、瓶、壶、罐、坛、尊、钵、盒、洗、盆、奁、枕、灯、香炉等。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对观台窑址的再次发掘中,还新发现了古乐器之一的拍鼓。磁州窑产品的特点是器类多,器型丰富多变,如枕类,即有腰圆、八角、如意、银锭、长方、鸡心、花瓣、梯形等形式。且各类造型都具有实用性强,粗犷、质朴、美观的特色。河北巨鹿古城出土的磁州窑白釉八方枕、翘边如意枕,河南省博物馆所藏汤阴出土的白釉剔花长瓶,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绿釉剔花卷口瓶,都是范例。磁州窑烧瓷原料低劣,产品的胎体多呈灰色且粗糙,因此要运用化妆土技法,先于灰色坯体上涂一层细白色泥浆(俗称化妆土),施釉烧成后,即为色白光润的白瓷。严格来说磁州窑白瓷应称做化妆白瓷,与定窑细胎白瓷有别。 磁州窑装饰技法多样,可概略分为刻、划、剔花和彩绘花两大类,装饰题材多取材于生活景物,如花卉、禽鸟、虫鱼、动物、鸟戏、熊戏、婴戏等。以婴戏为最突出,如蹴球、赶鸭、放鹌鹑、逗鸟、扑蝶、骑竹马、抽陀螺、钓鱼等。另有表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谚及诗文、词曲的装饰题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民间色彩。磁州窑装饰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在白化妆土上运用划、刻、剔花、彩绘等装饰技法,造成纹样与底面间的色调对比,纹样轮廓鲜明。白釉划、刻、剔花,是利用刀线形成白化妆色与土褐或灰白胎色的对比,使宾、主分明,形象突出,具有柔和雅丽之美。如河南汤阴出土的磁州窑白釉剔花牡丹纹瓶,以剔露的土褐胎色托起满缠腹体的洁白色牡丹花枝,富丽典雅;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磁州窑白釉划花花卉纹碗,白色花纹跃起在灰色地上,既鲜明又含蓄;日本神户白鹤美术馆所藏的磁州窑白地黑剔划花龙纹瓶,白地托起雄勃的黑龙,大有“翻江倒海”、“腾云驾雾”之势,充满神幻色彩,堪称杰作。白地黑绘是在白化妆土上用含铁的彩料 (俗称斑化) 绘出纹样,再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呈现在白地上的黑花,简练活泼,气韵生动。此类装饰以枕面上的白地黑绘装饰最为出色,几乎每一幅都是一帧精彩的水墨小品。如鸟纹枕,在腰圆形枕面上斜出嫩竹一枝,小鸟飞落在颤动的枝头,与宋人花鸟画同出一格;鸟戏纹枕,则在八方形枕面上,绘一身着短衣少年,倒立在飞驰的鸟背上,矫健生动。红绿彩绘是以红、绿、黄等多种彩料,在化妆白瓷上作画,低温复烧而成。器物上画红点绿,以白相衬,鲜艳明丽,开创了多色彩装饰之先河,为明清两代釉上彩绘装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磁州窑题款以瓷枕上最丰富,绝大多数是制瓷作坊的标记,如“张家造”、“张家枕”、“张家记”、“张大家枕”、“王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赵家造”、“刘家造”、“滏阳陈家造”、“李家枕”等。其中以“张家造” 款数量最多。最早题“张家造”款的瓷器为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白地黑花长方枕,枕面绘一虎,右上侧题“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枕底印“张家造”款。磁州窑枕的题款皆戳印在底部,字体多为楷书,有阴、阳文之分。款形有横式、竖式、带边框、不带边框、双边框与单边框之别。有的于边框上端覆罩一荷叶,下端以荷花相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