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曾国藩
释义 Zeng Guofɑn
曾国藩(1811~1872)(卷名:军事)
  中国晚清地主阶级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内阁学士,礼、兵、刑、吏等部侍郎。
  太平天国起义后,于咸丰二年(1852)奉命帮办湖南团练,摈除清代八旗、绿营的旧制陋习,仿明代戚继光之营制,招募山乡农民,编练成一支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开近世兵为将有的先河。四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 1.7万人,会师湘潭;他特撰檄文,极力诋毁太平天国革命,誓师出战,向西征的太平军进攻。初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后在湘潭获胜,转入反攻,连陷岳州、武汉。继之三路东进,突破田家镇防线,兵锋直逼九江、湖口。后水师冒进,轻捷战船突入鄱阳湖,为太平军阻隔,长江湘军水师连遭挫败,退守湖北。此后曾国藩用兵更加稳慎,战前深谋远虑,谋定后动,“结硬寨,打呆战”,宁迟勿速,不用奇谋。九年,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共谋四路攻皖之策,定计围困安庆。十年,授两江总督,自率一军驻安徽祁门,策应南岸;命道员曾国荃军围安庆,攻其必救,另以副都统多隆阿军、道员李续宜军屯桐城外围拒援,屡败太平军于安庆、桐城间,终于十一年秋攻克安庆。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率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今南京);命浙江巡抚左宗棠率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江苏巡抚李鸿章率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于三年六月攻占天京。曾国藩因之封一等侯爵。
  早年湘军使用之洋炮,大多购自外国。同治元年,曾国藩特设军械所于安庆。后又和李鸿章在上海设置江南机器制造局,仿造外国军火,装备湘军、淮军。清代洋务运动自此始。
  四年春,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在山东菏泽被捻军击毙,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北上镇压捻军。他驻营江苏徐州,制定重点设防,以静制动的方略,在临淮、济宁、周家口、徐州四处驻扎重兵,一处有警,三处支援。然捻军以走制敌,曾国藩地广兵单,仍不能阻遏其纵横驰骋。五年,曾国藩改取“聚兵防河”方针,即在黄河、淮河间,东凭运河,西凭沙河、贾鲁河,辅以深沟高墙,兼立木栅,驻兵设防,围困捻军。同年秋,捻军自开封以南突破堤墙东去,曾国藩之计划又告破产。十一月,清廷命李鸿章继任镇压捻军的钦差大臣。六年,回任两江总督,旋授大学士。七年,调任直隶总督。九年,再任两江总督。十一年病卒。谥文正。辑有《曾文正公全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