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室鸠巢
释义 Shi Jiuchao
室鸠巢(卷名:哲学)
So Murokyu (1658~1734)
  日本德川时代中期的儒学家。属朱子学派。名直清,字师礼,号鸠巢,又号沧浪、英贺,通称新助。生于江户(今东京)。15岁时受到加贺藩主前田纲纪的赏识,被派往京都求学。到京都后,拜朱子学家木下顺庵为师,刻苦钻研。将近40岁时,他在探讨了各种学说以后,得出程朱理学(见程朱学派)是正统儒学的结论。53岁他当了幕府的儒官,成为德川第 8代将军吉宗的智囊。1719年入高仓书院任教。1721年奉吉宗之命,与古学派儒学家荻生徂徕共同撰写《〈六谕衍义〉大意》。后来升任殿中侍讲等职。
  鸠巢活动的时期,正是日本国内反对德川幕府官学朱子学的思潮汹涌澎湃的年代。他却把批判朱子学的古学看作是异端,在《骏台杂话》一书中写道:“兼仁义,合内外,通古今,唯程朱之学也。”他还声称,抛开程朱之道,就无法到达孔孟之道、尧舜之道和天地之道。他企图在日本复兴朱子学,以便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
  在自然观方面,鸠巢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理、气合一论。他认为,天地之间,无非一气,理不能离开气而存在,无气则无理。他还批判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并断言,常记父恩、君恩和圣人之恩,天理就不会泯灭。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鸠巢尊崇幕府,把它置于天皇之上;反对儒家尊王贱霸的思想,倾向社会契约论;不赞成山鹿素行重利的士道论,提出“义理”第一的士道论,提倡大义名分,维护幕府的统治地位。他还提倡破除迷信,斥责那些编造神、佛故事去欺世惑众的人是“国家的大盗”,并且强烈地反对日本的神道,认为神道同圣人之道有矛盾。
  鸠巢的主要著作还有:《太极图述》、《赤穗义人录》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3:32